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繼續支持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北地區轉移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外貿穩增長、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穩定就業(ye) 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實現了長期的、快速的發展,從(cong) 1981年進出口額隻有25億(yi) 美元,到去年達到1.3萬(wan) 億(yi) 美元,年均增長16.5%。海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加工貿易進出口1.79萬(wan) 億(yi) 元,占進出口總值的18.1%。
遼寧大學中國開放經濟研究院教授崔錚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工貿易多分布於(yu)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穩外貿”的一個(ge) 重要環節就是加大對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ye) 的幫助和支持。通過加工貿易的梯度轉移可以充分發揮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優(you) 勢,更好地保證供應鏈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的業(ye) 務穩定和社會(hui) 的就業(ye) 穩定。
“現在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在全國加工貿易的占比提高。2022年,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加工貿易占全國加工貿易的比重已經達到29.4%,2017年隻有22%左右。”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日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表示,我們(men) 鼓勵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轉移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比如,鄭州在航空港區形成了一個(ge) 重要的手機產(chan) 業(ye) 基地,這一行業(ye) 年產(chan) 值超過3200億(yi) 元;重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chan) 基地,去年筆電產(chan) 量達到7400萬(wan) 台;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建成了比較有規模的智能製造和集成電路方麵的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基地,也解決(jue) 了大量就業(ye) 。
不過,崔錚表示,我國加工貿易在向中西部進行梯度轉移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麵,承接地區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不足,較難形成有規模的產(chan) 業(ye) 集群;另一方麵,我國當前對外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仍是海運,而中西部地區所生產(chan) 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單位附加值較低,受限於(yu) 區位因素和交通運輸能力,商品運輸物流成本較高,交貨周期相對較長,這都使得很多企業(ye) 對內(nei) 遷持觀望態度。
為(wei) 更好地建設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去年以來,四川印發《關(guan) 於(yu) 承接製造業(ye) 有序轉移的實施意見》,探索全鏈承接、部分承接和“兩(liang) 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承接等多種承接模式。廣西印發《促進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著力培育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實現加工貿易5年內(nei) 翻一番的增長目標。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楊春庭表示,廣西現有的4個(ge) 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對廣西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和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有力促進廣西產(chan) 業(ye) 升級,形成千億(yi) 元電子信息集聚區和臨(lin) 港大宗商品加工集聚區。
王受文表示,下一步,要繼續在已有的基礎上支持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轉移。為(wei) 此,將認定第二批國家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下個(ge) 月將在廣東(dong) 東(dong) 莞舉(ju) 辦第十三屆加工貿易產(chan) 品博覽會(hui) ,組織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與(yu) 沿海地區產(chan) 業(ye) 對接,推動加工貿易轉移和轉型升級。此外,要促進保稅維修等新的加工貿易業(ye) 態發展。要維修的產(chan) 品一般價(jia) 值都比較高,所以對運輸費用不太敏感,特別是價(jia) 值很高、體(ti) 積不大的產(chan) 品,在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維修就有優(you) 勢。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有228個(ge) 保稅維修項目落地20多個(ge) 省市,貨值超過311億(yi) 美元,帶動就業(ye) 4萬(wan) 人,這4萬(wan) 人的就業(ye) 是高質量的就業(ye) 。現在相關(guan) 規定允許在綜合保稅區內(nei) 開展8大類70個(ge) 稅號產(chan) 品的全球維修。未來,將和海關(guan) 一起指導地方,特別是指導綜保區內(nei) 的企業(ye) ,開展好這70個(ge) 稅號的全球保稅維修業(ye)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