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機電產品出口回暖 企業信心回升 | 第133屆廣交會機電企業外貿調查分析
第133屆廣交會(hui) 一期於(yu) 4月15日啟幕,本屆廣交會(hui) 是疫情後首次全麵恢複線下舉(ju) 辦,並首次啟用10萬(wan) 平米的D區新展館,機電館新設工業(ye) 自動化和智能製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展區、智慧生活專(zhuan) 區,9685家機電企業(ye) 參展,展位數為(wei) 18672個(ge) ,較疫情前的第126屆分別增長27.3%和29.2%。
展會(hui) 期間,华体汇体育登陆對600家機電企業(ye) 1的問卷調研和300餘(yu) 家企業(ye) 的現場走訪情況顯示,展區新題材和展覽麵積的增加,使更多企業(ye) 參與(yu) 廣交會(hui) ,企業(ye) 信心明顯回升,出口預期好轉,全年實現增長的信心增強,但國際需求不振導致的訂單不足依然是最突出問題,建議繼續鼓勵新業(ye) 態發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國際經貿交流創造更多便利。
2023年第一季度,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4759.3億(yi) 美元,同比下降0.4%,較去年第四季度8.4%的同比降幅顯著回升。其中3月出口1819億(yi) 美元,為(wei) 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出口額同比增長13.1%,扭轉此前連續4個(ge) 月同比下降趨勢。國際商務往來逐步恢複、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國際客戶補庫存等因素,短期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企業(ye) 出口預期趨於(yu) 向好。
調研顯示,36.8%的企業(ye) 預計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高於(yu) 預計下降的企業(ye) (35.4%),更明顯好於(yu) 去年同期調研預期2,對全年出口額持增長預期的企業(ye) 比重擴大到42.5%。這是去年春季廣交會(hui) 調研以來,預期出口增長的企業(ye) 比重首次超過預期下降的比重,顯示企業(ye) 出口信心的回升。
“新三樣”持續釋放增長動能。新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崛起帶來的市場機遇、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和持續供應能力,以及前瞻性與(yu) 階段性遞進政策的促進作用,支撐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均保持較高的行業(ye) 景氣度。一季度,“新三樣”產(chan) 品合計出口2646.9億(yi) 元,增長66.9%,同比增量超過1000億(yi) 元,拉動我國貨物出口整體(ti) 增速2個(ge) 百分點。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增速在“新三樣”中最快,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22.3%至647.5億(yi) 元,占我國汽車整車出口的比重提升至43.9%。
過去三年來,推動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連創新高的需求釋放和訂單流入等因素已顯著變化,全球經濟低迷導致的客戶購買(mai) 力下降是影響當前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的主要原因。
複雜的外部環境致歐美客商自東(dong) 南亞(ya) 采購興(xing) 趣增加並優(you) 先考察當地供應能力,跨國公司也在尋求供應多元化。外需走弱與(yu) 訂單流出共振,我國機電外貿企業(ye) 保訂單、搶訂單壓力加大。調研顯示,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ye) 占比72.1%,是目前困擾機電外貿企業(ye) 最主要問題。
受國際貿易壁壘困擾的企業(ye) 比重正逐步增加。印度、阿根廷等新興(xing) 市場對我國機電行業(ye) 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次數逐步增加3,發達經濟體(ti) 在高技術領域和新興(xing) 行業(ye) 的新規頻出,使我國高技術新領域發展受限。
調研顯示,訂單量同比增長的企業(ye) 比重(32.2%)仍低於(yu) 訂單下降的企業(ye) (39.3%),但情況明顯好於(yu) 上年。不過企業(ye) 訂單仍以短單為(wei) 主,排產(chan) 2個(ge) 月內(nei) 的訂單比例占六成以上。
盡管訂單情況有所好轉,企業(ye) 利潤水平依然較低。參與(yu) 調研的企業(ye) 中,過八成表示目前出口利潤率較2022年水平基本持平或下降,僅(jin) 15.4%的企業(ye) 表示出口利潤率提升。這一比例低於(yu) 2022年秋季調研情況,企業(ye) 為(wei) 留住客戶並與(yu) 其他國家企業(ye) 搶訂單而降低報價(jia) 也是原因之一。
受綜合成本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部分機電外貿企業(ye) 迫於(yu) 進口商要求或主動尋求產(chan) 能在區域間平衡分配,產(chan) 能向外轉移企業(ye) 比重有所增加。調研顯示,表示有產(chan) 能轉移至境外的企業(ye) 占比呈遞增趨勢,多向東(dong) 南亞(ya) 及拉美等成本市場優(you) 勢地區投產(chan) 。本次調研,4.33%的受訪企業(ye) 表示考慮或已經在境外投資設立工廠,該比重在過去兩(liang) 年持續增加。
歐美是我國機電產(chan) 品主要出口市場,但對越南、馬來西亞(ya) 、俄羅斯等新興(xing) 市場增幅顯著高於(yu) 總體(ti) 水平。一季度,我國機電產(chan) 品對美國和歐盟市場出口額分別同比下降15.7%和2.1%,對東(dong) 盟、俄羅斯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12.9%和49.4%。
2023年一季度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市場統計
(億(yi) 美元、%)
2022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對RCEP國家出口比重升至24.6%,其中對東(dong) 盟14.4%的出口增幅高於(yu) 各主要出口市場,集成電路、計算機及零部件、通信設備零件、音像視聽產(chan) 品零附件等中間品出口呈高景氣,體(ti) 現出RCEP生效實施對區域貿易提升及產(chan) 業(ye) 鏈融合的促進。
一季度,我國對RCEP國家機電出口仍保持高景氣,出口額同比增幅達7.5%。調研顯示,企業(ye) 對RCEP市場的預期明顯好於(yu) 歐美市場,超八成(83%)企業(ye) 預計全年對RCEP市場出口持平或增長,好於(yu) 對歐美傳(chuan) 統市場預期。
民營企業(ye) 愈發關(guan) 注自主品牌培育,在質量、技術、供應鏈體(ti) 係建設、品牌塑造等方麵取得了長足進步,把握“專(zhuan) 注”和“創新”兩(liang) 大主線,海外市場競爭(zheng) 力大幅提升。如主營安防產(chan) 品的某企業(ye) 不搞低價(jia) 競爭(zheng) ,瞄準日本、德國等國際一線品牌,在包括生產(chan) 設備等全產(chan) 業(ye) 鏈加大研發投入,在本行業(ye) “一米的地方深挖一萬(wan) 米”,一季度訂單量同比翻番。
家用電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領域的頭部企業(ye) 謀劃本土化布局,從(cong) 市場多元化、製造本地化到研發本土化,不斷深耕國際市場,培育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某家電頭部企業(ye) 一方麵通過深化在海外市場研發、製造、銷售“三位一體(ti) ”布局,在境外投建生態園;另一方麵繼續提升海外品牌,今年將在東(dong) 南亞(ya) 開設幾百家品牌體(ti) 驗店。
中小微企業(ye) 瞄準跨境電商,從(cong) 選品、設計、供應鏈和品牌等方麵打造自主品牌,通過跨境電商幫助綜合性價(jia) 比較高的中國好貨暢行全球,企業(ye) 自主品牌及開展跨境電商業(ye) 務的比重逐步提升。某主營光伏組件企業(ye) 通過在重點海外市場布局“海外倉(cang) ”夯實供貨能力,目前企業(ye) 一季度出口額已接近去年上半年水平。
統計顯示,廣交會(hui) 一期累計進館人流量超過100萬(wan) 人次,國內(nei) 國際客商參與(yu) 熱情超過預期。參展企業(ye) 對於(yu) 本屆廣交會(hui) 啟用新館、設立展區新題材、活動組織、媒體(ti) 宣傳(chuan) 等方麵的創新性舉(ju) 措普遍表示認可,現場每天數十萬(wan) 國內(nei) 外采購商觀展,更極大地提振了外貿企業(ye) 信心和幹勁,明顯增強了實現全年出口增長的信心和預期。
就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參展企業(ye) 普遍建議繼續優(you) 化展區設置規劃,相對固定展區位置以方便客商尋找;進一步優(you) 化出入境便利化措施,降低國際商務出行成本,為(wei) 國外客商參加廣交會(hui) 提供簽證、進館等便利化措施;支持企業(ye) 國際市場考察、境外展會(hui) 等業(ye) 務;加強廣交會(hui) 宣傳(chuan) 引流,完善新展館相關(guan) 管理及配套(如接駁車、指示牌等),進一步提升企業(ye) 參展便利性(如為(wei) 設備參展商提供卸貨平台、解決(jue) 展客商館內(nei) 就餐等配套服務等)。

[1]577家參與(yu) 調研的企業(ye) 中,民營企業(ye) 占比九成(90.1%),三資企業(ye) (4.3%)和國有企業(ye) (5.6%)占比較低;年出口額在500萬(wan) 美元以內(nei) 的企業(ye) 占29.5%,500-1000萬(wan) 美元的企業(ye) 占21.8%,1000-5000萬(wan) 美元的企業(ye) 占28.1%,高於(yu) 5000萬(wan) 美元的企業(ye) 占20.6%。各行業(ye) 展區中,家用電器、加工機械設備、汽車配件、電子電氣產(chan) 品、工具行業(ye) 企業(ye) 數量較多,其中家用電器企業(ye) 比重最高達23.6%。
[2]2022年春季機電外貿形勢調研中,僅(jin) 15.4%的企業(ye) 預計上半年出口額將同比增長,當時疫情防控對供應鏈影響使企業(ye) 預期較弱。
[3]機電商會(hui) 統計,2022年對我國機電領域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最多的國家為(wei) 印度,其次是阿根廷。調查涉及的行業(ye) 和產(chan) 品呈現多樣性,部分產(chan) 品甚至不止一次遭受貿易救濟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