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現狀及前景展望

來源:中信保公司 時間:2023-04-20 分享:

● ●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之一,全球汽車行業(ye) 正在經曆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汽車行業(ye) 作為(wei) 重要的支柱型產(chan) 業(ye) 之一,各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cong) 研發支持、購置補貼到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麵相繼出台了各種支持政策,帶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本文從(cong) 四個(ge) 方麵介紹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發展情況:一是全球及重點國別/地區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發展現狀;二是全球新能源汽車上遊動力電池行業(ye) 發展現狀;三是新能源汽車出口貿易情況;四是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前景展望。


前景展望



1.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美國和加拿大將貢獻主要增長動能。


2.純電動汽車仍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技術路徑,全球銷量占比將不斷上升。


3.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產(chan) 品差異化發展推動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不斷變化。


4.歐美推動供應鏈本地化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ye) 供應鏈風險不減。


5.歐盟政策搖擺,汽車行業(ye) 電動化進程或存在減緩風險。


全球及重點國別/地區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發展現狀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經曆爆發式增長階段,2022年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3%。雖然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9年出現了9%的低速增長,但是2021年在各國政策的激勵下,銷量猛增109%達676.8萬(wan) 輛,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高增長率。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保持55%的增速增長,銷量達到1052.2萬(wan) 輛,全球市場占有率也達到創紀錄的13%。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59%,占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為(wei) 73%,占全球汽車市場份額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長46%,占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為(wei) 27%,占全球汽車市場份額3.5%。雖然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在增長,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份額較2021年下降2%。

圖表1 2013-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市場份額統計

數據來源:EV-Volumes


從(cong) 重點關(guan) 注的國別/地區來看:


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頂住全球經濟下滑、半導體(ti) 供應短缺等多方麵不利因素的影響,在油價(jia) 高企、政府補貼以及車企保價(jia) 促銷等因素的促進下,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00萬(wan) 輛,達688.7萬(wan) 輛,同比大幅增長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提前實現預設目標,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全麵市場化拓展期,中汽協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wan) 輛,同比增長35%。


圖表2 2017-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歐洲:根據EVVolumes數據,繼2020年的繁榮之後,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繼續同比增長66%,達到233.2萬(wan) 輛。但是,受汽車市場整體(ti) 尚未從(cong) 新冠大流行中完全恢複、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以及俄烏(wu) 衝(chong) 突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影響,歐洲2022年電動汽車銷量僅(jin) 增長了15%,至268.3萬(wan) 輛。由於(yu) 整體(ti) 經濟環境不景氣,預計未來幾年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需求增速將低於(yu) 2021年之前,但在各國政策推動下,電動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趨勢。據市場機構預測,2023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為(wei) 311萬(wan) 輛,同比增長20%。


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曆了2019年的負增長和2020年的低速增長後,在2021年迎來高速增長,2021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5.2萬(wan) 輛,同比增長101%。2022年,美國步入大規模新能源汽車補貼階段的初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繼續呈現出高增長的態勢,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9.2萬(wan) 輛,同比增長52%,滲透率為(wei) 6.9%,較2021年提升2.5個(ge) 百分點。2023年1月,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正式生效,相當於(yu) 鼓勵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和材料廠商進入美國建廠、組裝,並在美國獲取原材料和電池,該法案將帶動美國本土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發展,疊加2023年美國本土的新能源車企開始大肆推出新車型上市,將進一步加快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速度。

圖表3 2019-2022年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情況

數據來源:見智研究


德國:作為(wei) 歐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至83.3萬(wan) 輛,同比增長22%,市占率較2021年增長5個(ge) 百分點至31%。2022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激增主要與(yu) 補貼退坡有關(guan) ,自2023年1月起,德國下調純電動汽車補貼,並取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導致德國在2022年提前透支了需求。但是,隨著德國一係列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政策的積極推進以及相關(guan) 製度的完善和落地,德國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將維持增長趨勢,同時受益於(yu) 奧迪、寶馬等主流車企的新能源車型被投放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升溫,2023年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35%。


挪威:作為(wei) 歐洲電氣化進程最快的國家,2022年挪威電動汽車銷量15.31萬(wan) 輛,同比增長0.8%,市場份額從(cong) 2021年的86.2%增長至87.8%,市占率穩居歐洲第一。其中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繼續上升,2022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份額分別占比79.3%和8.5%。挪威自1991年開始對電動汽車進行免稅或補貼,相關(guan) 措施主要有免征銷售稅和25%增值稅、道路保險稅、充電免費、免停車費、免進口關(guan) 稅等,力求在2025年前成為(wei) 第一個(ge) 實現完全電動化的國家。但由於(yu) 挪威新能源汽車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未來挪威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擴大需要政府進一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車企提供更多平價(jia) 車型。


日本:作為(wei) 汽車大國,日本一直致力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22年日本電動汽車銷量約為(wei) 5.9萬(wan) 輛,創曆史新高,約為(wei) 2021年的三倍。但相較於(yu) 其他主流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日本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明顯較慢,2022年日本電動汽車僅(jin) 占其乘用車市場的1.7%,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充電時間長、車型選擇範圍較少、裏程焦慮等因素,製約了日本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圖表4 2018-2022年日本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Marklines,EVsales



全球新能源汽車

上遊動力電池行業(ye) 發展現狀


2017年以來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穩步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達54%。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作為(wei) 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核心產(chan) 品,同樣步入高速發展階段。SNE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從(cong) 2017年的59GWh增加到2022年的518GWh,年複合增長率達54%。預計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達到749GWh。

圖表5 2017-2023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及預測

數據來源:SNEResearch


中日韓企業(ye) 引領全球動力電池行業(ye) 發展,市場份額高度集中。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ye) 的裝機量合計473.2GWh,市場份額高達91.4%。其中,寧德時代以191.6GWh的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場份額占比37%;比亞(ya) 迪和LG新能源均以70.4GWh的裝機量並列第二,市場份額占比13.6%。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e) 在全球處於(yu) 領先地位,TOP10企業(ye) 中有6家是中國企業(ye) ,2022年6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e) 裝機量合計312.7GWh,占全球總裝機量比重的60.4%。此外,TOP10企業(ye) 中有3家韓國企業(ye) ,2022年3家韓國企業(ye) 裝機量合計122.5GWh,占全球總裝機量比重的23.6%。

圖表6 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ye)

數據來源:SNE Research


從(cong) 重點關(guan) 注的國別/地區來看:


歐洲:受歐盟嚴(yan) 格的節能減排標準以及各國對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的影響,2020年以來,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帶動歐洲動力電池裝機量不斷上升。根據歐洲運輸和環境聯合會(hui) 數據,歐洲動力電池裝機量由2020年的60GWh增長到2022年的118GWh,預計到2025年歐洲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74GWh,2020-2025年複合增長率約為(wei) 23.73%。由於(yu) 歐洲各國不斷加大對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的布局,歐洲動力電池的供需缺口不斷縮小,目前已基本達到供需平衡。


中國:2022年動力電池產(chan) 量545.9GWh,同比增長148.5%;動力電池銷量465.5GWh,同比增長150.3%;動力電池裝機量為(wei) 294.60GWh,同比增長90.69%;動力電池企業(ye) 累計出口68.1GWh。目前,動力電池以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wei) 主,2022年磷酸鐵鋰裝機量占比繼續提高,與(yu) 三元電池裝機量差距明顯拉大,一是因為(wei) 補貼退坡導致搭載三元電池的汽車喪(sang) 失補貼優(you) 勢,二是因為(wei) 磷酸鐵鋰電池的高續航能力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短期內(nei) 仍將是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但是兩(liang) 種動力電池對鋰鹽的需求量較大,而鋰礦在全球範圍內(nei) 已成為(wei) 稀缺資源。中國的鋰礦規模較小,鋰礦一旦上升為(wei) 戰略資源,將可能成為(wei) 動力電池行業(ye) 的卡脖子問題,下遊生產(chan) 將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為(wei) 此中國多家動力電池企業(ye) 已開始布局鈉離子電池生產(chan) 。2023年鈉離子電池將迎來量產(chan) 元年,預計將在電動兩(liang) 輪車、偏小型儲(chu) 能和低速四輪車領域先行應用。建議相關(guan) 各方應關(guan) 注新技術路線變化給動力電池行業(ye) 及其應用領域即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新能源汽車出口貿易情況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崛起,出口量上升的同時帶動出口單價(jia) 提升。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崛起,其在全球的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近五年來整體(ti) 呈上升趨勢,出口量從(cong) 2018年的14.71萬(wan) 輛增長到2022年的67.9萬(wan) 輛。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價(jia) 值隨之升高,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單價(jia) 從(cong) 2019年的0.5萬(wan) 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2.2萬(wan) 美元,超過中國汽車出口的平均單價(jia) 水平。未來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預計會(hui) 進一步提升。

圖表7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亞(ya) 洲和歐洲地區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逐漸走強,尤其是對西歐和東(dong) 南亞(ya) 市場出口表現強勁。在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帶動下,自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出口到歐洲國家的占比逐年上升,從(cong) 2018年的6%上升到2022年的26%。2022年,西班牙成為(wei)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力拓展的重點海外市場之一,出口量從(cong) 2021年的1093輛增加到2022年的43487輛,同比大幅增長3879%。此外,表現強勁的市場還有阿聯酋、約旦、菲律賓、以色列等亞(ya) 洲國家,2022年對其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701%、658%、471%、319%。

圖表8 2022年中國對主要國家/地區新能源汽車出口量

數據來源:乘聯會(hui)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前景展望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美國將貢獻主要增長動能。在燃料價(jia) 格上漲、新能源汽車價(jia) 格降低、應對氣候和能源安全政策刺激等多方麵因素的支撐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將迎來進一步增長,但是增速或較2022年有所回落。根據EVVolumes預測,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長36%達到1430萬(wan) 輛,市場份額將提高到17%。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出,進入市場化拓展階段,銷量增速將低於(yu) 2022年。但是美國2023年進入大規模新能源汽車補貼階段,將為(wei)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貢獻主要增長動能。


純電動汽車仍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技術路徑,全球銷量占比將不斷上升。目前,全球多數發達經濟體(ti) 、部分新興(xing) 市場國家已經相繼出台了關(guan) 於(yu) 電動汽車的支持政策和相關(guan) 措施,部分國家明確製定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根據各國的規劃和目標,國際能源署預計全球純電動車的存量(兩(liang) 輪車/三輪車除外)將從(cong) 2021年的近1800萬(wan) 輛迅速增加到2030年的2億(yi) 輛,年均增長率超過30%,純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將不斷上升。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產(chan) 品差異化發展推動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不斷變化。傳(chuan) 統造車巨頭相繼轉型,大眾(zhong) 、通用、奔馳、吉利、長城、長安等國內(nei) 外傳(chuan) 統汽車企業(ye) 加快電動化發展步伐,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車企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此外,恒大、百度、小米等跨界造車新麵孔不斷湧現,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競爭(zheng) 不斷加劇。為(wei) 提高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車企尋求產(chan) 品差異化發展路線,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格局也將不斷發生變化。


歐美推動供應鏈本地化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ye) 供應鏈風險不減。美國從(cong) 2018年開始相繼發布多項行政法令與(yu) 政策文本,對其在製造業(ye) 、國防工業(ye) 等重點領域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對國外依賴程度、具體(ti) 應對策略等進行了全麵評估。歐洲受能源危機的影響,能源密集型企業(ye) 關(guan) 閉工廠、縮減規模、轉移產(chan) 能,使得歐洲麵臨(lin) 新一輪“去工業(ye) 化”挑戰。為(wei) 維護自身供應鏈安全,歐美致力於(yu) 推動供應鏈本地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遊核心零部件供應風險加劇,歐美在供應鏈方麵的爭(zheng) 端也進一步加劇了貿易風險。


歐盟政策搖擺,汽車行業(ye) 電動化進程或存在減緩的風險。歐盟近期通過歐委會(hui) 和歐洲理事會(hui) 達成《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表明歐洲將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轎車和小貨車。該協議遭到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反對。歐盟為(wei) 解決(jue) 與(yu) 德國等在逐步淘汰燃油車方麵的分歧,起草計劃書(shu) 允許車企在2035年之後繼續銷售帶有內(nei) 燃機的新車,但是這些車輛需要使用可以實現氣候中立的合成燃料。若該計劃通過,將給車企電動化轉型帶來一定的壓力釋放空間,但同時也可能減緩歐洲汽車行業(ye) 電動化進程。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資信有限公司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