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4日消息(記者 馮(feng) 方)7月14日,國新辦就2025年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在發布會(hui) 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指出,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人民銀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貫的,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對於(yu) 當前外匯市場情況,鄒瀾表示,美元指數、美債(zhai) 收益率波動加大,對全球金融市場都產(chan) 生了一定溢出效應。美元指數由年初的109上方跌至了目前的97附近,跌幅達到11%。10年期美債(zhai) 收益率一度攀升到4.8%上方,創下2023年12月以來的高點,最近有所回落,目前運行在4.4%左右。相比較而言,我國金融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運行總體(ti) 平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4月初有所波動,隨後很快企穩。特別是5月中美日內(nei) 瓦經貿會(hui) 談聯合聲明發布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穩定運行在7.2元下方。
鄒瀾指出,影響匯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等。當前,美元走勢仍然有不確定性,但中國國內(nei) 基本麵持續向好,人民幣匯率保持雙向浮動、基本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
一是國內(nei) 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開局良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對經濟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國經濟將延續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二是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chu) 下半年重啟降息。主要發達經濟體(ti) 處於(yu) 降息周期,市場對美聯儲(chu) 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中美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將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趨於(yu) 收窄。三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經常賬戶順差與(yu) GDP之比為(wei) 2.2%,處於(yu) 合理均衡區間。中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資產(chan) 保持吸引力,跨境資本雙向有序流動。今年前5個(ge) 月,企業(ye) 、個(ge) 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淨流入大概1000億(yi) 美元。四是外匯市場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市場參與(yu) 者更加成熟,交易行為(wei) 更加理性,市場韌性顯著增強。上半年,企業(ye) 套期保值率和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這兩(liang) 個(ge) 數據均提升至30%左右,企業(ye) 應對外部衝(chong) 擊的能力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