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新加坡製造業增速放緩行業分化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5-07-09 分享: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近期發布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加坡製造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3.9%,雖已連續11個(ge) 月實現增長,但5月的增幅相較於(yu) 此前幾個(ge) 月卻有所減緩,折射出製造業(ye) 的增長動力正在發生變化。


  新加坡製造業(ye) 各領域正出現明顯分化。數據顯示,今年5月,運輸工程領域的漲幅最為(wei) 顯著,同比增長25.6%。其中,得益於(yu) 維修保養(yang) 持續升溫,航空航天領域表現較為(wei) 突出,同比增長43.6%。作為(wei) 全球重要的航空航天樞紐之一,新加坡擁有先進的技術設施和專(zhuan) 業(ye) 的人員隊伍,能夠為(wei) 飛機提供全方位的維護和修理服務,滿足了大量國內(nei) 外航空公司的需求。然而,陸路運輸領域卻下降了12.0%,這與(yu) 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zheng) 格局變化,以及新加坡國內(nei) 陸路運輸行業(ye) 自身的結構調整等因素有關(guan) 。


  精密工程領域增長穩健。數據顯示,精密工程領域同比增長10.3%。得益於(yu) 半導體(ti) 設備和測量設備需求的增加,機械與(yu) 係統部門增長12.3%。隨著全球科技行業(ye) 不斷發展,對高精度、高性能的半導體(ti) 設備和測量儀(yi) 器的需求持續攀升,新加坡精密工程企業(ye) 憑借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為(wei) 該領域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電子行業(ye) 增長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覷。數據顯示,電子行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3.9%。其中,信息通信與(yu) 消費電子領域表現強勁,增長42.6%。但電腦周邊與(yu) 數據存儲(chu) 領域分別萎縮18.7%和20.8%,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電子行業(ye) 的整體(ti) 增長,也顯示出電子行業(ye) 內(nei) 部不同細分領域的市場變化和技術更新換代的快速性。


  然而,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困境更加突出。數據顯示,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成為(wei) 唯一下跌的領域,同比下降8.9%。其中,印刷業(ye) 產(chan) 值雖增長了2.2%,但其餘(yu) 領域產(chan) 量均出現下降。由於(yu) 結構金屬組件和紙製品產(chan) 量下滑,雜項工業(ye) 產(chan) 值下降幅度最大,達到16.6%。這表明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在受到市場競爭(zheng) 、技術變革以及原材料成本變化等因素影響時,需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關(guan) 於(yu) 新加坡5月製造業(ye) 增幅減緩的原因,應從(cong) 以下三大方麵來看。首先是生物醫藥製造業(ye) 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製造業(ye) 增長速度。若除去波動較大的生物醫藥製造業(ye) ,今年5月新加坡製造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4.9%。作為(wei) 在新加坡製造業(ye) 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生物醫藥製造業(ye) ,因受研發周期、市場需求波動、監管政策等多方麵因素影響,產(chan) 值波動較大。換言之,這說明其他製造業(ye) 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較為(wei) 穩定增長的基礎,但生物醫藥製造業(ye) 的長期發展趨勢仍需關(guan) 注,其未來的起伏仍可能對整體(ti) 製造業(ye) 產(chan) 生較大影響。


  其次,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不可低估。當前,全球貿易摩擦加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主要經濟體(ti) 的增長放緩等不確定性因素,都對新加坡製造業(ye) 的外部需求產(chan) 生影響。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外部訂單的減少、市場需求的萎縮可能會(hui) 進一步製約新加坡製造業(ye) 的增長空間。


  再次,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與(yu) 升級的持續推進對製造業(ye) 產(chan) 生一定影響。為(wei) 提高產(chan) 業(ye) 附加值和競爭(zheng) 力,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於(yu) 推動製造業(ye) 的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與(yu) 升級,鼓勵企業(ye) 加大在研發創新、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等方麵的投入。近年來,新加坡在精密工程、電子科技、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的發展,正是這一政策導向成果的體(ti) 現。然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部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轉型過程中可能會(hui) 麵臨(lin) 技術瓶頸、資金壓力、人才短缺等困難和挑戰,這也可能導致製造業(ye) 在短期內(nei) 出現增長動力轉換的陣痛。


  因此,有分析認為(wei) ,盡管新加坡製造業(ye) 實現了連續增長,但增幅的減緩以及各領域的分化表現,顯示出其麵臨(lin) 的複雜形勢和潛在風險。未來,新加坡製造業(ye) 的發展將取決(jue) 於(yu) 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一方麵,隨著全球科技行業(ye) 的持續創新和新興(xing) 技術的不斷湧現,新加坡高科技製造業(ye) 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地位。另一方麵,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大、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以及市場競爭(zheng) 加劇等因素,仍將對新加坡製造業(ye) 的外需市場和產(chan) 業(ye) 布局構成挑戰。此外,新加坡製造業(ye) 內(nei) 部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也將是一個(ge) 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駐新加坡記者 朱旌)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