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國際觀察:歐盟挑起貿易摩擦注定損人不利己
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hui) 發布消息稱,決(jue) 定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為(wei) 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並於(yu) 10月31日起正式實施。至此,這場延宕一年多的反補貼調查最終以歐盟執意挑起對華貿易摩擦而暫時落下帷幕。對於(yu) 歐方的一意孤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明確表示,“歐盟反補貼調查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合規之處,是以‘公平競爭(zheng) ’為(wei) 名行‘不公平競爭(zheng) ’之實的保護主義(yi) 做法。中方對裁決(jue) 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下提出訴訟。中方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jue) 維護中國企業(ye) 的合法權益”。
歐盟此番對華舉(ju) 起關(guan) 稅“大棒”名義(yi) 上是為(wei) 了保護歐洲汽車產(chan) 業(ye) ,但實際上這一貿易保護主義(yi) 行徑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將給歐洲自身帶來三大弊端。
弊端一:損害歐洲消費者福祉。曆史經驗早已證明,提高關(guan) 稅壁壘、實施貿易保護主義(yi) 的行為(wei) 傷(shang) 害最深的往往是本國的消費者。在加稅“回旋鏢”效應下,歐盟的反補貼稅最終將被轉嫁到歐洲消費者身上,導致他們(men) 不得不為(wei) 購買(mai) 電動汽車支付更高的價(jia) 格,且購車選擇將會(hui) 更少,無法享受到來自中國的高性價(jia) 比電動汽車產(chan) 品。
弊端二:打擊歐洲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汽車產(chan) 業(ye) 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支柱產(chan) 業(ye) ,最為(wei) 凸顯歐洲競爭(zheng) 力,是地區貿易收入和就業(ye) 的最大貢獻者之一。然而近年來,歐洲汽車產(chan) 業(ye) 在汽車電氣化轉型洪流下逐漸力不從(cong) 心,被以中國電動車企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換道超車”。尤其是在電池等電動汽車重要零部件的生產(chan) 上,歐洲車企基本完全依賴中國供應商。在這一大背景下,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稅,將對中歐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鏈合作造成嚴(yan) 重打擊。
弊端三:削弱歐洲綠色發展進程。歐洲一向以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的世界領先者自居。但近年來,無論是在脫碳進程、新能源技術發展還是應對氣變雄心等方麵,歐洲都已喪(sang) 失領先優(you) 勢,被中國等後來者趕超。此次歐盟在電動汽車領域築起的貿易壁壘,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對其自身搭建起技術壁壘、創新壁壘,將進一步阻礙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技術進入歐洲,進而影響到歐洲產(chan) 業(ye) 的綠色轉型。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步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