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中國突施關鍵礦產出口禁令,美國兩法案閃電通關參議院委員會
2025年2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將收緊對鎢、碲、鉍、鉬和銦等產(chan) 品的出口管製。這些金屬雖然不常見,但廣泛應用於(yu) 高科技產(chan) 業(ye) ,而這些產(chan) 業(ye) 正日益成為(wei) 中美競爭(zheng) 的焦點。中國商務部表示,此舉(ju) 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這一舉(ju) 措被視為(wei) 是對美國及其盟友(如日本1月31日對諸多物項加強出口管製)在貿易和技術領域施壓的反擊,特別是針對美國此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guan) 稅以及限製中國獲取關(guan) 鍵技術的做法。這些舉(ju) 措反映出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guan) 鍵地位,以及善用在關(guan) 鍵礦產(chan) 資源上的優(you) 勢來回應貿易摩擦的能力。
美國迅速做出了回應。當地時間2月5日,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hui) 高票通過兩(liang) 項關(guan) 鍵供應鏈法案。其中核心法案是民主黨(dang) 參議員瑪麗(li) 亞(ya) ·坎特韋爾(Maria Cantwell)領銜提出的《促進彈性供應鏈法案》(S.257法案)。該法案由坎特韋爾與(yu) 共和黨(dang) 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民主黨(dang) 眾(zhong) 議員麗(li) 莎·布朗特·羅切斯特(Lisa Blunt Rochester)共同發起,旨在通過建立跨部門工作組強化供應鏈監控體(ti) 係。根據法案要求,美國商務部將牽頭成立"供應鏈韌性工作組",負責繪製關(guan) 鍵行業(ye) 和新興(xing) 技術供應鏈圖譜,開發預警模型,並識別製造、倉(cang) 儲(chu) 和運輸環節的脆弱點。
S.257法案還規定美國商務部需每兩(liang) 年提交《國家供應鏈彈性戰略評估》,報告內(nei) 容包括對半導體(ti) 、關(guan) 鍵礦物等戰略物資的依賴風險評估,以及降低對地緣政治對手依賴(直指東(dong) 大)的具體(ti) 策略。同時要求評估美國製造業(ye) 勞動力現狀,分析供應鏈衝(chong) 擊對經濟穩定的潛在影響。S.257法案在委員會(hui) 審議階段經過彼得斯修正案(Peters 1)修改後,以近乎全票通過,目前已提交參議院全體(ti) 會(hui) 議表決(jue) 。
作為(wei) 配套措施,委員會(hui) 同期通過的《加強美國製造業(ye) 支持法案》(S.99)要求美國商務部長評估現有供應鏈計劃的實施效果,為(wei) S.257法案提供政策優(you) 化建議。兩(liang) 項法案共同構成了應對國際供應鏈波動的立法解決(jue) 方案,反映了美國兩(liang) 黨(dang) 在保障經濟安全議題上的共識。
S.257法案簡介
S.257法案旨在提升美國關(guan) 鍵供應鏈的韌性,應對潛在的衝(chong) 擊,並確保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該法案的核心是通過多方麵的措施,加強美國國內(nei) 的生產(chan) 能力,減少對潛在風險國家的依賴,並與(yu) 盟友合作,共同構建更具彈性的全球供應鏈體(ti) 係。
該法案首先設立了明確的組織架構。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將承擔額外責任,負責促進關(guan) 鍵供應鏈和新興(xing) 技術的穩定性和韌性,以增強美國國家安全。助理部長將領導一個(ge) 工作組,與(yu) 政府部門、行業(ye) 代表、高等教育機構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動供應鏈的彈性。同時,法案還設立了一個(ge) 供應鏈彈性工作組”,由依賴商務部產(chan) 業(ye) 與(yu) 分析部門分析的聯邦機構組成。這個(ge) 工作組將在助理部長的領導下,負責評估、建模和應對關(guan) 鍵供應鏈的脆弱性,並製定相應的策略和計劃。
法案詳細規定了助理部長和工作組的具體(ti) 職責。這些職責包括:
-
促進美國國內(nei) 新興(xing) 技術的生產(chan) 和製造。
-
評估關(guan) 鍵供應鏈和新興(xing) 技術的韌性、多樣性和強度。
-
支持從(cong) 國內(nei) 製造商、企業(ye) 以及盟友國家的製造業(ye) 務獲取關(guan) 鍵商品。
-
協助聯邦政府準備和應對供應鏈衝(chong) 擊,包括提高美國靈活的製造能力。
-
鼓勵國內(nei) 企業(ye) 和製造商減少對法案中定義(yi) 的風險國家的依賴。
-
鼓勵將關(guan) 鍵商品的製造設施從(cong) 風險國家遷回美國或盟友國家。
-
評估、映射和建模關(guan) 鍵供應鏈,包括對關(guan) 鍵和新興(xing) 技術。
-
識別關(guan) 鍵供應鏈和行業(ye) 的優(you) 先漏洞和高風險點。
-
評估國內(nei) 及盟友國家製造商在關(guan) 鍵供應鏈中的供應能力。評估供應鏈中斷對市場穩定性的影響。
-
評估製造業(ye) 勞動力狀況,確定國內(nei) 製造商需求和創造高質量就業(ye) 機會(hui) 的機遇。
-
與(yu) 州和地方政府、工作組及盟友國家合作,減少關(guan) 鍵供應鏈的漏洞。
-
鼓勵聯邦政府、行業(ye) 、非政府代表、高等教育機構及地方政府之間的協商,更好地應對供應鏈衝(chong) 擊。
-
確定在美國及盟友國家建設關(guan) 鍵供應鏈和新興(xing) 技術能力的機遇。
-
製定和評估應急計劃和協調機製,以改善關(guan) 鍵供應鏈和行業(ye) 對供應鏈衝(chong) 擊的反應。
該法案要求助理部長在法案生效後120天內(nei) 指定關(guan) 鍵行業(ye) 、關(guan) 鍵供應鏈和關(guan) 鍵商品,並進行公眾(zhong) 評議,並且至少每四年更新一次這些指定。這些指定對於(yu) 法案的實施至關(guan) 重要,它決(jue) 定了哪些領域將成為(wei) 重點關(guan) 注的對象,哪些供應鏈將受到特別的保護。
法案還要求助理部長在法案生效後一年內(nei) 向國會(hui) 相關(guan) 委員會(hui) 提交一份報告,詳細說明其在過去一年中開展的供應鏈活動,收集和分析的數據,以及使用的風險評估工具。此外,該報告還將列出所有在法案中有相關(guan) 職責的聯邦機構,以及目的重複的機構。法案生效後18個(ge) 月內(nei) ,助理部長需要提交一份關(guan) 於(yu) 美國關(guan) 鍵供應鏈彈性和製造的國家戰略與(yu) 審查報告,並此後每年更新。該報告需涵蓋的內(nei) 容非常廣泛,包括:
-
可支持法案第二節中所述職責的關(guan) 鍵基礎設施和新興(xing) 技術。
-
根據法案第(d)款指定的關(guan) 鍵行業(ye) 、關(guan) 鍵供應鏈和關(guan) 鍵商品。
-
對美國危機準備至關(guan) 重要的其他供應和服務。
-
關(guan) 鍵商品、生產(chan) 設備和製造技術的替代品。
-
關(guan) 鍵商品認證和可追溯性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區塊鏈等新興(xing) 技術.
-
盟友國家名單。
-
對美國製造基地、關(guan) 鍵供應鏈和新興(xing) 技術的評估。
-
美國維持應對供應鏈衝(chong) 擊的準備能力。
-
在供應鏈衝(chong) 擊發生時,美國在關(guan) 鍵行業(ye) 、關(guan) 鍵商品和生產(chan) 設備方麵的生產(chan) 能力。
-
關(guan) 鍵商品、生產(chan) 設備和製造技術的需求和供應評估。
-
美國國內(nei) 製造商生產(chan) 關(guan) 鍵商品的能力和盟友國家製造商的生產(chan) 能力評估。
-
供應鏈衝(chong) 擊可能對農(nong) 村、部落和弱勢社區產(chan) 生的影響評估。
-
可能擾亂(luan) 、損害或消除關(guan) 鍵供應鏈的威脅和供應鏈衝(chong) 擊的識別。
-
可能來自法案中定義(yi) 的風險國家的任何威脅或供應鏈衝(chong) 擊清單。
-
對美國及其盟友國家的製造基地、關(guan) 鍵供應鏈和勞動力韌性的評估。
-
對創新對國內(nei) 製造商影響的評估。
-
對美國在發生供應鏈衝(chong) 擊時的靈活製造能力的評估。
-
美國商務部為(wei) 支持關(guan) 鍵供應鏈和新興(xing) 技術韌性的戰略,具體(ti) 包括:
-
通過減少對風險國家的依賴,確保關(guan) 鍵商品的充足供應。
-
協助盟友國家建立關(guan) 鍵商品製造能力。
-
從(cong) 供應鏈衝(chong) 擊中恢複。
-
確定美國可以采取的改進供應鏈衝(chong) 擊響應的行動。
-
保護供應鏈免受風險國家衝(chong) 擊。
-
為(wei) 實施該戰略並提高關(guan) 鍵行業(ye) 的製造能力和供應鏈安全性,提出具體(ti) 建議。
-
製定長期戰略。
-
提高國內(nei) 製造商和供應商網絡的透明度。
-
識別和減輕風險,包括供應鏈衝(chong) 擊的重大漏洞和國內(nei) 能力及進口來源的不足。
-
識別可重複使用和回收關(guan) 鍵商品的方法。
-
與(yu) 盟友國家就關(guan) 鍵商品的采購和在供應鏈衝(chong) 擊期間的生產(chan) 能力進行協商。
-
就應優(you) 先支持美國在新興(xing) 技術部署中的領導地位的關(guan) 鍵商品和供應鏈向其他相關(guan) 機構提供指導。
法案明確規定,該報告不得包含未經匯總的關(guan) 鍵供應鏈信息、私營部門實體(ti) 的商業(ye) 機密或機密信息。報告應以非機密形式提交,但可包含機密附件。法案還要求在製定報告時進行公眾(zhong) 評議。
為(wei) 了確保法案的有效實施,助理部長需要在法案生效後一年內(nei) 與(yu) 相關(guan) 機構負責人達成協議,以獲取必要的信息、數據或協助。法案還明確規定,不要求任何私人實體(ti) 分享信息、請求協助或實施任何建議。
法案還設立了對自願共享的關(guan) 鍵供應鏈信息的保護機製,以鼓勵企業(ye) 積極參與(yu) 。自願提交的關(guan) 鍵供應鏈信息(包括提交人的身份)將免於(yu) 信息自由法案的披露,不受機構規則和司法關(guan) 於(yu) 單方通訊的約束,並且在沒有提交人書(shu) 麵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在民事訴訟中使用。此外,該信息也不能被美國官員用於(yu) 法案以外的目的,除非用於(yu) 刑事調查或在國會(hui) 或政府問責辦公室的職責範圍內(nei) 進行披露。
法案還對“關(guan) 鍵供應鏈信息”做了定義(yi) ,包括與(yu) 在供應鏈衝(chong) 擊期間維持和調整關(guan) 鍵供應鏈相關(guan) 的信息,如風險評估、供應鏈風險管理計劃、運營最佳實踐、供應商合作關(guan) 係等。
此外,該法案還定義(yi) 了其他關(guan) 鍵術語,例如:
-
盟友或關(guan) 鍵國際夥(huo) 伴國:對解決(jue) 關(guan) 鍵供應鏈的弱點和脆弱性至關(guan) 重要的國家,不包括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的國家。
-
關(guan) 鍵商品:任何原材料、在製品或製成品,其供應短缺會(hui) 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以及關(guan) 鍵基礎設施或新興(xing) 技術產(chan) 生重大影響。
-
關(guan) 鍵行業(ye) :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至關(guan) 重要,並且生產(chan) 或采購關(guan) 鍵商品的行業(ye) 。
-
關(guan) 鍵基礎設施:在《2001年關(guan) 鍵基礎設施保護法》中定義(yi) 的含義(yi) 。
-
關(guan) 鍵供應鏈:關(guan) 鍵商品的供應鏈。
-
新興(xing) 技術:對美國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至關(guan) 重要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區塊鏈、量子計算、增材製造、先進製造、納米技術、機器人技術、微電子、半導體(ti) 等。
-
製造:開發、生產(chan) 、加工、分銷或交付原材料、在製品或製成品所需的任何活動。
-
製造技術:製造關(guan) 鍵商品所需的技術。
-
生產(chan) 設備:製造關(guan) 鍵商品所需的任何組件、子係統、係統、設備、工具、配件、零件或組件。
-
供應鏈衝(chong) 擊:對供應鏈的正常運營或能力造成嚴(yan) 重或重大中斷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流行病、網絡攻擊、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等。
為(wei) 了確保美國商務部內(nei) 部能力能夠支持法案的實施,法案要求商務部長在法案生效後兩(liang) 年內(nei) 提交一份關(guan) 於(yu) 商務部能力評估的報告,評估商務部內(nei) 部與(yu) 關(guan) 鍵供應鏈彈性和製造創新相關(guan) 的職責、資源、項目和專(zhuan) 業(ye) 知識。該報告還應包括加強商務部相關(guan) 活動的建議。
該法案明確規定,不授權額外撥款來執行該法案。這意味著法案的實施將依靠現有資源,並通過優(you) 化流程和協調來提高效率。法案還設定了日落條款,該法案及其所有要求、職責和義(yi) 務將在法案生效10年後終止。
結語
當前全球供應鏈體(ti) 係正經曆深刻重構,中美兩(liang) 國圍繞關(guan) 鍵技術主導權的博弈日趨白熱化。中國對鎢、碲、銦等戰略性礦產(chan) 的出口管製升級,既是對美國技術封鎖的反製,亦凸顯了我國在全球關(guan) 鍵資源供應鏈中的結構性優(you) 勢。
這種以資源為(wei) 杠杆的博弈策略,不僅(jin) 能夠對依賴中國供應的半導體(ti) 、新能源等產(chan) 業(ye) 形成鉗製,更標誌著國際貿易競爭(zheng) 從(cong) 單純的關(guan) 稅戰向“資源—技術”複合型對抗的演變。而美國國會(hui) 加速推進的《促進彈性供應鏈法案》,則試圖通過立法手段係統性地“排險加固”,降低對所謂“風險國家”的依賴,其將盟友網絡納入供應鏈韌性框架的舉(ju) 措,折射出西方構建“去中國化”技術聯盟的戰略意圖。
從(cong) 策略路徑來看,中美兩(liang) 國呈現出“攻守互現”的鮮明特征。中國通過強化資源出口管控這一非對稱優(you) 勢,直接作用於(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原材料端;美國則以製度性立法為(wei) 抓手,在供應鏈圖譜測繪、盟友協作機製等環節構建係統性防禦體(ti) 係。
如何在全球協作與(yu) 自主可控之間尋找黃金平衡點,或將成為(wei) 定義(yi) 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秩序的關(guan) 鍵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