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區域承運人危險了?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時間:2023-10-11 分享:


從(cong) 市場角度看,亞(ya) 洲區內(nei) 航線盡管運價(jia) 不高,但仍然是全球貿易非常活躍和極具潛力的地區之一。


近日,海事谘詢機構Sea-Intelligence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亞洲區域內航線的承運人正在麵臨更為嚴重的財務壓力,可能會成為巨頭的收購目標。

Sea-Intelligence認為,最近一些亞洲區內航線的運費水平遠低於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導致許多亞洲區內航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部分企業“財務壓力加劇”這一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並購的利好因素可能已經出現了。

從市場角度看,盡管亞洲區內航線運價不高,但仍然是全球貿易非常活躍和極具潛力的地區之一。尤其在當下全球貿易低迷的狀況下,對於這一市場的前瞻布局,或許會讓巨頭在未來吃到紅利。地中海航運(MSC)今年頻繁升級亞洲區內航線,就是真實寫照。

當然,手握大筆現金的巨頭,對於通過收購加強亞洲區內市場布局,想必也非常感興趣。

大部分區域承運商中是中小型公司,且始終以海運作為主要業務,本身發展的韌性不足。可以說,這些公司是受海運周期影響最大的一類。

在疫情前,這些公司就是潛在的被收購對象,隻不過疫情期間的市場紅利延緩了過程。現在,市場紅利的長尾因素還在,起碼現金流不似疫情前那樣捉襟見肘。但等到這一利好因素完全消失,而市場狀況又沒有好轉,這類公司的生存就將成為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當巨頭們認為這個市場舉足輕重、要不顧一切拿下的時候,打價格戰是必然會發生的。到了那時,中小型區域承運商又如何與“糧草充足”的全球承運人抗衡呢?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