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長三角外貿新動能強勁
“訂單已經排到年底了,除歐美國家外,非洲、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等新興(xing) 市場對光伏和儲(chu) 能等新能源的需求開始不斷攀升。”東(dong) 方日升證券部副總監柴肖輝表示。
這是長三角製造業(ye) 企業(ye) 出口回暖的縮影。近期走訪發現,長三角外貿新動能強勁。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進出口總額達11.3萬(wan) 億(yi) 元。其中,上海、浙江、安徽進出口分別增長2.7%、5.0%、6.1%,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江蘇外貿規模連續5個(ge) 月環比增長,呈現持續回升態勢。
長三角外貿持續向好
11月15日,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nei) ,工人正在對一批電池板進行檢測,廠房內(nei) 機器高速運轉,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裝配下線。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公司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三季度訂單回暖明顯,海外市場出貨量約230兆瓦,同比增長約85%,創曆史新高。
感受到外貿回暖的不僅(jin) 是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在走訪中了解到,在充滿挑戰的國內(nei) 外市場環境下,長三角越來越多製造業(ye) 企業(ye) 展現出巨大的韌性和活力,進出口形勢持續向好。
前三季度,在全國出口貿易十強榜單中,江蘇、浙江位居全國前三。其中,浙江外貿韌性強,成績突出,尤其是三季度浙江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曆史季度新高,同比分別增長3.7%、2.2%和8.0%。在前三季度實現正增長的17座城市中,浙江省就占據7個(ge) 席位,其中金華、紹興(xing) 、舟山進出口增速分別為(wei) 15.9%、15.3%、7.7%,位列第二、三、四位;杭州、嘉興(xing) 、溫州、台州也分別達到3.3%、1.9%、1.7%、1.2%。
據南京海關(guan) 統計,前三季度,江蘇外貿進出口3.83萬(wan) 億(yi) 元,同比雖下降6.5%,但降幅較前8個(ge) 月收窄0.7個(ge) 百分點。從(cong) 環比看,更能看出積極因素正在積累:9月,江蘇外貿進出口4681.3億(yi) 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1%,環比增長5.1%,江蘇外貿進出口規模連續5個(ge) 月環比增長,呈現探底回升走勢。其中,民營企業(ye) 、“新三樣”、共建“一帶一路”新興(xing) 市場等方麵在“穩”的基礎上率先向“好”。
安徽外貿數據也表現亮眼。據合肥海關(guan) 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安徽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960.2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其中,出口3912.1億(yi) 元,增長12.1%;進口2048.1億(yi) 元,下降3.7%。進出口、出口增速分別較全國高6.3個(ge) 、11.5個(ge) 百分點。
上海外貿數據也表現不俗。據上海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曆史同期新高,達3.17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1.3萬(wan) 億(yi) 元,增長3.9%;進口1.87萬(wan) 億(yi) 元,增長1.8%。
外貿企業(ye) 積極開拓新興(xing) 市場
長三角民營企業(ye) 出口成績亮眼。數據顯示,1至9月,浙江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同比增長8.73%;江蘇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同比增長4.2%,占全省外貿比重提升至43.9%,拉動全省進出口1.7個(ge) 百分點。
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認為(wei)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以來,各地各部門密集出台配套政策,細化落實相關(guan) 部署,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助力民營企業(ye) 為(wei) 穩住外貿基本盤貢獻積極力量。
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嚴(yan) 峻的出口形勢下,一些低附加值的傳(chuan) 統出口加工行業(ye) 麵臨(lin) 訂單流失的現狀,一些中小企業(ye) 情況不容樂(le) 觀。相較而言,有品牌、有核心技術,在全球細分市場掌握話語權的優(you) 質企業(ye) ,是長三角外貿增長的底氣。
作為(wei) 一家老牌製造業(ye) 企業(ye) ,寧水集團不僅(jin) 加快技術迭代,率先突破從(cong) 傳(chuan) 統機械表到智能水表1.0、2.0及3.0產(chan) 品升級。同時,集團還致力於(yu) 數字化改革,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向智慧水務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轉型,目前已服務近1500家供水單位,接入的水表終端數超600萬(wan) 台。
“出口產(chan) 品兩(liang) 極分化正在加速,一些低端的、可替代性強的產(chan) 品將在國際競爭(zheng) 中逐步被淘汰。”寧水集團董秘馬溯嶸說。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chuan) 旺表示,盡管近期外貿形勢有所回暖,但長期來看,中國企業(ye) 仍麵臨(lin) 全球經濟疲軟、國際競爭(zheng) 加劇、供應鏈轉移等挑戰。隻有持續構建品牌核心競爭(zheng) 力,才會(hui) 有定價(jia) 權和超越經濟周期的韌性。
除歐美國家外,今年以來,非洲、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等新興(xing) 市場需求增長,長三角不少企業(ye) 把拓展海外新興(xing) 市場作為(wei) 重要戰略方向。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外貿企業(ye) 通過積極開拓新興(xing) 市場,多元化布局市場結構,可有效降低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表示,今年以來“新三樣”對外貿的拉動作用顯著,大家都在提“新三樣”,但是也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zheng) ,所以未來還是要發揮三省一市各自的優(you) 勢,打造核心產(chan) 品,布局產(chan) 業(ye) 鏈,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