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五大因素影響2024年全球經濟
4月17日報道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4月15日刊登題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年支撐全球經濟的五大杠杆》的文章,作者是迭戈·埃蘭斯。全文摘編如下:
本周將在華盛頓召開春季會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世界經濟正麵臨動蕩的21世紀20年代。
IMF本周開始對全球經濟進行六個月一次的例行展望。2024年春季會議將對地緣政治海嘯留下的嚴重附帶損害發出警告。地緣政治海嘯席卷了幾乎整個後疫情商業周期,但世界經濟以前所未有的生產複原力奇跡般維持著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脈搏。盡管出現40年來最嚴重的螺旋式通貨膨脹,而且自20世紀末以來,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利率都呈現快速上升趨勢,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很可能顯示出比預期更強的活力。
IMF總裁克裏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謹慎地指出,美國和新興市場重新煥發的生產活力將成為推動今年經濟增長達到3%左右的引擎。但這僅僅是經濟理論所規定的區分經濟繁榮和衰退階段的極限水平。她認為,好消息僅限於此。因為貿易作為繁榮的傳統推進器,仍處於停滯狀態,而全球化作為商品、服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模式,則由於地緣政治的高壓而麵臨支離破碎的嚴重威脅。
該組織認為,2024年支撐全球經濟的是以下五大杠杆。
一、陷入動蕩、反應冷淡或模式轉變
這是格奧爾基耶娃麵對這10年動蕩的三個選擇:讓世界經濟沉浸在動蕩、分歧和對抗的曆史中;采取冷淡的應對措施,保持脆弱的增長率和普遍的社會不滿情緒;應對範式轉變,通過技術領域的飛速變革,提高生產率,通過鞏固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擴大就業,吸收更多的勞動力移民和專業人才,從而促進全球繁榮。
二、網絡攻擊對企業、經濟和市場的威脅
自疫情大流行以來,網絡攻擊增加一倍,事件風險也急劇上升。這將是IMF的主要關注點之一,該組織預測導致企業嚴重損失和喪失償付能力的事件將增多。
金融機構也受到威脅。銀行機構受威脅最嚴重,這對其提供服務的能力造成破壞性影響,擾亂公民對金融係統的信心,加劇聲譽損失。但最重要的是,網絡攻擊危及日益數字化的支付和交易係統。
IMF呼籲實施多邊安全戰略,製定有效的法規,並在國家機構的監督下定期確定潛在的係統性風險,推動加強全球金融體係的網絡安全係統,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攻擊。
三、產業政策不是解決經濟癱瘓的靈丹妙藥
IMF認為,美國的戰略及其《芯片與科學法》、歐盟的戰略及其“綠色新政”,目的是在目前這樣一個能源和技術轉型時代恢複其工業的輝煌。這是其權利,也是合法的,但這些國家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必須在不破壞市場平衡的情況下推動創新。
四、結構改革必須優先考慮生產力
《世界經濟展望》將用一章的篇幅將財政刺激與技術競爭力、勞動生產率和企業生產率聯係起來。與過度補貼相比,這是一條正確的路線。據該組織估計,如果將對工業的援助提高到GDP的0.5%,經合組織的經濟活力將提高兩個百分點以上。該組織認為,必須優先考慮生產力改革,以提高生活水平,使低收入國家擺脫增長不足,恢複活力和重振全球化。
五、新興市場的全球比重增加
中等收入國家在二十國集團(G20)中的影響力、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以及在其所在地區的製造業和出口比重都在增加。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摩洛哥和尼日利亞等經濟體正在崛起,這些經濟體正在讓全球化的火焰繼續燃燒,並增強全球經濟活力。這些經濟體的價值鏈不斷重組,不斷適應其對外部門和工業部門不斷波動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條件,其國際競爭力和國內生產率不斷提高。(編譯/劉麗菲)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