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人民幣兌(dui) 美元跌幅擴大,在岸人民幣兌(dui) 美元一度跌破7.24,日內(nei) 跌超800個(ge) 基點;離岸人民幣兌(dui) 美元一度跌破7.25,日內(nei) 跌超600個(ge) 基點。
	1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dui) 美元中間價(jia) 報7.1617,調貶278個(ge) 基點
	上周四,美聯儲(chu) 公布11月會(hui) 議紀要,暗示將放緩加息節奏,美元指數走弱,刷新逾一周低點。市場人士指出,當前美元缺乏支持,但本輪美元回調尚未結束。由於(yu) 感恩節假期,市場流動性下降,可能暫時限製美元的跌幅。
	那麽(me) 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又將怎麽(me) 走?
    11月24日淩晨,美聯儲公布11月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可能很快適合放慢加息。    而從近日公布的美國數據來看,10月美國CPI(居民消費價格)、PPI(生產者價格指數)超預期降溫、失業率上行,似乎從數據上印證了美聯儲放緩加息節奏的必要性,市場開始普遍交易美聯儲政策轉向。    據悉,隨著紀要的公布,美元指數大幅下挫,刷新1周低位。    市場人士指出,當前美元缺乏支持,但本輪美元回調尚未結束。由於感恩節假期,市場流動性下降,可能暫時限製美元的跌幅。    南華期貨宏觀外匯分析師周驥認為,目前美聯儲對於貨幣政策的討論隻停留在放緩階段,並沒有討論何時停、如何停,仍留給市場一定的想象空間。因此,這對美元指數還是有一定的支撐的,但長期來看美元指數或已逐步接近強弩之末。    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近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風險上升,通脹仍高於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將總體維持緊縮,美元短期仍可能高位震蕩,市場機構預測美元升值動能減弱、強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聲。    反觀人民幣匯率走勢,上周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7.13-7.17的區間內窄幅波動。潘功勝指出,與前兩次美元升值時期相比,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指數波動的敏感性降低。從全球範圍看,與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處於平均水平。跨境資金流動雖有波動,但總體平穩有序。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隨著美國通脹和勞動力市場數據好轉,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行。隨著美聯儲加息的緩和,人民幣匯率繼續貶值的空間有限,但美聯儲加息仍將繼續,而我國貨幣政策易鬆難緊,因此判斷短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仍將維持在7.0以上。    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認為,美國通脹超預期下行,疊加衰退預期發酵,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帶動美債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數下衝;中國經濟預期提升,帶來人民幣匯率短期升值,以及G20中美元首會晤,中美關係邊際改善,三重因素共振,從而支撐人民幣匯率短期升值。    但未來海外衰退帶動出口下行,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仍在。出口下行是2022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的主導因素,當前海外衰退接力到來,預計後續出口持續承壓,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持續;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短期持續,均對人民幣構成貶值壓力。    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相對可控,一方麵國內基本麵在政策預期引導下會更加明朗,另一方麵,從貨幣政策角度我國即將逐步走出美聯儲收緊的壓力區,也為匯率貶值提供了底線。2023年中左右,人民幣可能進入相對升值的通道。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