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連漲近千點 人民幣匯率觸底反攻
人民幣上演“大反攻”。近一周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連續回升近千點,升幅均超過1%。在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此番人民幣匯率的“大反攻”意味著探明了階段性的底部,也預示著重回升值通道的開始。
而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最新的發文中也指出,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提高了利率調控的自主性。未來我國潛在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應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條件與(yu) 經濟潛在增速和物價(jia) 基本穩定的要求相匹配。
強勢回升
7月13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7月1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jia) 為(wei) :1美元對人民幣7.1527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jia) 報7.1765元,單日調升238基點。人民幣中間價(jia) 連續五個(ge) 交易日升值,累計升值幅度超過500基點。
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樣連續回升,圍繞7.17波動。7月12日晚間,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收複7.17關(guan) 口,其中,離岸人民幣匯率日內(nei) 大漲近400點。自上周四起,人民幣對美元連續走高,截至7月13日21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7個(ge) 交易日累計漲幅達957個(ge) 基點。
其中,7月13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開盤價(jia) 為(wei) 7.168,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內(nei) 開盤價(jia) 為(wei) 7.1645。截至當日21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升至7.1568,離岸人民幣方麵,雖有小幅跌落,日內(nei) 也有最高41基點的上漲。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人民幣匯率已經探明了階段性的底部。“沒有隻漲不跌或者隻跌不漲的貨幣”,管濤表示,從(cong) 7月初到7月12日,人民幣匯率創過去8個(ge) 月以來的新低,但是看到銀行間市場即期詢價(jia) 的日均成交量比上個(ge) 月還下降了10%,這意味著人民幣創新低的過程中,外匯市場的交投更加趨於(yu) 謹慎。此外,陸股通經曆了連續4天的淨賣出以後,最近又出現了連續的3天淨買(mai) 入,也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情緒開始回暖。
美元走弱
“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或來自外部,美元指數因美國6月的就業(ye) 和通脹數據回落而走弱,人民幣麵臨(lin) 的被動貶值壓力趨緩。”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解釋道。美國勞工部7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物價(jia) 漲幅整體(ti) 回落,6月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降至202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6月美國CPI同比和環比分別上漲3%和0.2%,而5月同比和環比漲幅分別為(wei) 4%和0.1%。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後,6月核心CPI同比上漲4.8%,環比上漲0.2%。這樣的數據即意味著美國的CPI漲幅已經跌至2021年3月以來的新低,而更為(wei) “頑固”的核心CPI也是自2021年10月後的新低。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當日大幅下跌。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當天下跌1.19%,在匯市尾市收於(yu) 100.522。最新消息顯示,由於(yu) 通脹持續降溫,美聯儲(chu) 加息周期有望接近尾聲。
“人民幣貶值壓力最大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美元強勢已至‘強弩之末’。”一名研究人員直言。美國CPI時隔兩(liang) 年重回“3字頭”,通脹回落為(wei) 加息預期降溫。在多方看來,這是人民幣此輪貶值告一段落、匯率迎來拐點的原因。
管濤也提到,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反彈的主要原因,從(cong) 國內(nei) 來看,二季度經濟複蘇放緩的利空基本出盡,但是市場對於(yu) 經濟企穩和經濟刺激的預期加強。從(cong) 國際上看,境外美聯儲(chu) 緊縮預期緩解,美元走弱,從(cong) 月初到7月13日,美元指數從(cong) 103以上跌至100附近,也促進了人民幣匯率的反彈。
另一方麵,央行綜合施策穩定匯率、宏觀數據的改善也對匯率的反彈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易綱近期在《經濟研究》發表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與(yu) 經濟金融穩定》一文。文中就指出,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提高了利率調控的自主性,促進了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基本麵穩定又對匯率穩定形成支撐,外匯市場運行更有韌性,利率和匯率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觸底反彈
對於(yu) 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走勢,多名分析人士都表達了相對樂(le) 觀的態度。
管濤表示,由於(yu) 前期人民幣匯率的回撤對於(yu) 各種利空有比較充分的定價(jia) ,後期不排除有一些邊際上的利好,對市場信心都會(hui) 有很大的提振作用。隨著經濟企穩回升,人民幣匯率有可能“觸底反彈”。
明明則指出,7月13日,海關(guan) 總署披露的6月貿易順差規模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匯率並未對出口數據披露有明顯反應,或顯示出人民幣匯率後續的走勢更多取決(jue) 於(yu) 國內(nei) 經濟基本麵的改善,而基本麵的改善或需依賴於(yu) 內(nei) 需修複。短期來看,經濟複蘇斜率放緩階段,基本麵對人民幣的支撐尚不明顯。中長期視角下,穩增長政策“組合拳”陸續落地生效,若市場對於(yu) 未來經濟預期轉暖,或帶來直接投資賬戶和證券投資賬戶修複,人民幣匯率有望逐步企穩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對於(yu) 匯率政策的問題,易綱在《經濟研究》中的刊文也給出了答案。文中提出,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首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這是保持經濟金融穩定運行並從(cong) 宏觀層麵抑製係統性金融風險的關(guan) 鍵。兩(liang) 類政策不是並列關(guan) 係,利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和綱,匯率在利率政策影響下由市場形成。貨幣政策調控首先要將國內(nei) 目標放在首位,並為(wei) 實現國內(nei) 目標選擇利率等最優(you) 政策;其次需創造良好環境,使匯率由市場決(jue) 定。
“遵循上述思路,在近年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ti) 利率大幅變化的環境下,中國的貨幣政策沒有簡單跟隨,而是堅持‘以我為(wei) 主’,自主性和有效性明顯上升。在調控中充分考慮時滯等複雜因素,在做好逆周期調節的同時,注重跨周期調節和跨區域平衡,在收緊和放鬆兩(liang) 個(ge) 方向都相對審慎、留有餘(yu) 地,貨幣政策始終運行在正常區間,實際利率與(yu) 潛在經濟增速大體(ti) 匹配。”易綱說道。
易綱在論文中指出,下一步,為(wei) 持續提升貨幣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實現經濟金融長期穩定,應著力保持總量適度,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條件與(yu) 經濟潛在增速和物價(jia) 基本穩定的要求相匹配。此外,還要深化改革,持續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以我為(wei) 主兼顧內(nei) 外平衡。同時注意加強政策協同,持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