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長協運價跌了三分之一,真正的價格戰來了
一年一度的跨太平洋海事會(hui) 議(TPM)在美國長灘登場,這也是船公司與(yu) 貨主協商長約的傳(chuan) 統場合。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大型船公司取得的長協運價(jia) 已比去年合約低了約三分之一,合約期最短甚至破天荒隻有兩(liang) 到三個(ge) 月,各界也日益擔心航運業(ye) 是否會(hui) 真正進入價(jia) 格戰。
最新波羅的海運價(jia) 指數FBX顯示,中國至洛杉磯的運價(jia) 下滑8%已跌到1071美元/FEU,遠低於(yu) 去年同期的15898美元。美東(dong) 下滑10%至2344美元/FEU,也遠低於(yu) 去年同期的18020美元。
多年以來,TPM已經成為(wei) 跨太平洋合同費率談判季的開端。各方在TPM上放風,相互試探底線,並隨後在5月1日前簽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大型船公司取得的長協運價(jia) ,已比去年的合約低了約三分之一。貨主也表示,正取得更低的運價(jia) 。
這與(yu) Xeneta數據吻合。根據Xeneta發布的最新航運指數(XSI),繼1月份環比暴跌13.3%之後,2月份平均長協運價(jia) 僅(jin) 下降了1%。在基本麵疲軟的背景下,這一數字出乎意料。Xeneta指出,該指數已經連續第六個(ge) 月下跌,自2022年8月以來下跌了22%。
過去與(yu) 船公司協商的合約期通常為(wei) 一年,但運費基準和市場分析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今年的TPM會(hui) 議卻在協商最短兩(liang) 到三個(ge) 月的合約,這前所未見,風向已完全轉變,貨主目前在談判中占據上風,船公司將在今年的運價(jia) 談判中承壓。
有分析師指出,船公司未來幾周可能開始下調運價(jia) 大打價(jia) 格戰,以吸引新客戶或留住現有客戶。丹麥海事谘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首席執行官兼航運分析師Lars Jensen認為(wei) ,船公司取消的航次應該再多一倍,過去五個(ge) 月來的需求崩潰,正引發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價(jia) 格戰。
船公司紛紛以閑置船舶、返還租賃船舶等措施避免運力過剩。數據顯示,集運業(ye) 已閑置約7%的全球運力,這些船舶不是停在碼頭維修,就是停泊在中國以及馬來西亞(ya) 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外海錨地,船上隻留少數船員。
集裝箱航運業(ye) 也麵臨(lin) 美國消費支出前景的不確定性,若經濟萎縮,集裝箱運費預計將跌到低於(yu) 損益兩(liang) 成的水準,船公司之間將開啟價(jia) 格戰。
地中海航運(MSC)首席執行官Soren Toft表示,目前庫存水平仍較高,但預期庫存將在第2季略為(wei) 削減,在下半年帶來增長。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Vincent Clerc)表示,美國進口商的訂貨量遠低於(yu) 正常水準,可能需要六到八個(ge) 月需求才會(hui) 開始再度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