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全球港口擁堵,上海港麵臨三年來最大挑戰
在紅海危機不斷升級、需求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全球運力持續緊張,多航線運價(jia) 大幅上漲。缺艙缺櫃讓企業(ye) 壓力倍增。如今,不光船舶短缺、集裝箱供應緊張,連港口也忙不過來了……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自今年3月份起,全球港口擁堵狀況顯著加劇,直接導致了集裝箱船供應量減少了超過2%。當前,新加坡、迪拜以及地中海地區成為(wei) 了擁堵問題的主要焦點,同時亞(ya) 洲地區的箱位供應情況也持續緊張。
據亞(ya) 洲集裝箱谘詢公司Linerlytica近期的報告,目前集裝箱船隻在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的新加坡港,最長可能需要等待大約七天才能獲得泊位,而正常情況下船隻最多隻需等待半天。這給全球航運業(ye) 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最新的數據顯示,5月在新加坡等待靠泊的集裝箱數量出現了激增,在5月下旬的高峰時期,最高等待靠泊的集裝箱數量曾達到48.06萬(wan) 個(ge) 20英尺的標準集裝箱。這一數字遠超新冠疫情暴發時期的曆史高點。

據了解,亞(ya) 洲地區的港口擁堵狀況尤為(wei) 嚴(yan) 重,其中東(dong) 南亞(ya) 港口占據了全球港口瓶頸的26%,而東(dong) 北亞(ya) 港口則占據了23%。這表明亞(ya) 洲地區的港口運輸麵臨(lin) 著巨大的挑戰。
為(wei) 了緩解擁堵,新加坡港務集團(PSA Singapore)重新啟用了已經廢棄的吉寶碼頭(Keppel Terminal)舊泊位和堆場,同時還增加了大量人力來應對集裝箱堆積問題。
除新加坡、地中海等熱點地區外,上海、青島、巴生港與(yu) 科倫(lun) 坡等眾(zhong) 多亞(ya) 洲港口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擁堵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上海港的停留時間已達到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全球最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地中海航運(MSC)開始利用印度的卡馬拉加爾和維沙卡帕特南等港口進行轉運業(ye) 務。
一名船公司的高管表示,與(yu) 其讓船舶在新加坡港等待一周到10天,一些船公司更願意在印度港口放下集裝箱。不過(未來)印度港口也會(hui) 擁堵,因為(wei) 目前碼頭的堆場利用率已經很高。

對此,航運巨頭馬士基於(yu) 6月3日發布公告稱,由於(yu) 地中海和亞(ya) 洲主要港口碼頭麵臨(lin) 嚴(yan) 重的擁堵問題,其船期出現嚴(yan) 重的延誤。這一擁堵現象導致各港口的等待時間顯著延長,影響了馬士基維持正常運輸時間表的能力。
為(wei) 應對當前的港口狀況,馬士基計劃在未來幾周內(nei) 推出兩(liang) 條空白航次,具體(ti) 停航計劃如下:
-
AE11航線:取消2024年7月1日從(cong) 青島出發至瓦倫(lun) 西亞(ya) 的由“MSC AMELIA”號執行的425W航次;
-
AE15航線:取消2024年7月2日從(cong) 釜山出發至泰基爾達的由“MSC MIRJAM”號執行的426W航次。

除此以外,上周五(5月31日),馬士基還曾發布公告,宣布關(guan) 停亞(ya) 洲-美東(dong) TP20航線。以下是關(guan) 於(yu) TP20航線停止服務最後一個(ge) 航次的具體(ti) 信息:
-
從(cong) 亞(ya) 洲出發的最後一個(ge) 航次:Voyage 424E BSG Barbados ETD Shanghai13 June 2024
-
從(cong) 北美出發的最後一個(ge) 航次:Voyage 429W BSG Barbados ETD Newark17 July 2024

至於(yu) 關(guan) 停TP20的航線,馬士基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由於(yu) 目前紅海局勢的連鎖反應,包括延誤和運力限製,我們(men) 需要重組網絡,以最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為(wei) 其中的一部分,我們(men) 將逐步關(guan) 閉TP20航線。”

與(yu) 此同時,德魯裏的最新一期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ya) 洲-北歐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線中,在 661 次預定航行中,已宣布在第23周(6月6日-6月9日)至第27周(7月1日-7月7日)期間取消43次航行,航次取消率為(wei) 7%。
在被取消的航次當中,約54%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dong) 向航線上,30%發生在亞(ya) 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16%發生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上。
具體(ti) 到未來五周的停航安排,三大聯盟共取消43次航線,其中:
-
海洋聯盟:取消11個(ge) 航次;
-
THE聯盟:取消7個(ge) 航次;
-
2M聯盟:取消8個(ge) 航次;
-
非聯盟公司:取消17次個(ge) 航次。
德魯裏表示,盡管船速的提升和轉運量的增加有助於(yu) 保持集裝箱運輸周轉頻率,但港口擁堵的加劇正在進一步影響集裝箱市場。
新加坡作為(wei) 亞(ya) 洲受擁堵影響最嚴(yan) 重的港口,這迫使一些航運公司不得不取消該港口停靠,並對下遊港口造成貨物量增加和進一步延誤的潛在影響。
這種擁堵的集中可能會(hui) 導致其他地區港口的溢出擁堵和運輸計劃的中斷。持續的擁堵可能會(hui) 促進航運公司宣布的GRI實施,並可能進一步推高運費。
截至5月30日的數據顯示,目前亞(ya) 洲到歐洲航線的運費達到了每40英尺集裝箱6200美元,而亞(ya) 洲到北美西海岸的運費也攀升至了6100美元。

紅海危機被認為(wei) 是本輪大堵船的“罪魁禍首”。如果紅海局勢沒有好轉,這種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並且由於(yu) 擁堵難以緩解,運價(jia) 也將繼續被推漲。
上海航運交易所5月3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上海運價(jia) 指數(SCFI)為(wei) 3044.77點,較上期上漲1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