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多元破局助中國對外投資韌性增長
4月29日,天鵬電源馬來西亞(ya) 工廠在雪蘭(lan) 莪州萬(wan) 津正式投產(chan) ,工廠占地麵積0.2平方公裏,預計將為(wei) 當地提供750個(ge) 工作崗位。
這隻是中國電池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布局馬來西亞(ya) 市場的一個(ge) 縮影。近期,億(yi) 緯鋰能馬來西亞(ya) 工廠首顆電芯成功下線;海四達宣布擬投資約7.5億(yi) 元在馬來西亞(ya) 建設2.5吉瓦時圓柱基地項目;星源材質擬將此前募集尚未使用的20.8億(yi) 元資金用於(yu) 馬來西亞(ya) 濕法及塗覆隔膜項目……相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電池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已在馬來西亞(ya) 投資近200億(yi) 元。
這也是在全球經貿受到地緣政治、關(guan) 稅壁壘等諸多挑戰下,中國對外投資依然保持韌性與(yu) 活力的鮮明例證。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3月,中國全行業(ye) 對外直接投資達40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6.2%。其中,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56.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4%;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8.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5.6%。
這一趨勢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麵也體(ti) 現得很明顯。數據顯示,1—3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ye) 額達341.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5%;新簽合同額586.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企業(ye) 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ye) 額275.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1%;新簽合同額471.4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6.3%。
對此,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前3個(ge) 月的數據看,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僅(jin) 表明中國在全球投資市場中仍保持著較強的活力和競爭(zheng) 力,同時也反映出,中國企業(ye) 仍保持較強的“走出去”能力和意願,積極主動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未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仍有望繼續增長。
不過,專(zhuan) 家也提醒,美國濫施關(guan) 稅在重創全球貿易的同時,也給全球投資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走出去”企業(ye) 需提升風險管理和應對能力,采取多維策略對衝(chong) 關(guan) 稅等政策不確定性風險,確保對外投資的持續性和競爭(zheng) 力。
如何應對挑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創新與(yu) 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呂越給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分散投資目的地,供應鏈多元化布局。中企可優(you) 先布局越南、馬來西亞(ya) 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利用各國低成本、高潛力等市場優(you) 勢,以及良好經貿關(guan) 係,通過建立區域生產(chan) 基地服務亞(ya) 洲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提升外資項目的抗風險能力。
越南、馬來西亞(ya) 、柬埔寨三國均是中國重要的經貿夥(huo) 伴。4月中旬,習(xi) 近平主席出訪越南、馬來西亞(ya) 和柬埔寨三國。期間,中國商務部與(yu) 外方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成果文件。
商務部發言人在此前舉(ju) 行的例行發布會(hui) 上表示,中馬通過雙方戰略對接、規劃協同發展、政策製度創新、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兩(liang) 國雙園”提質升級。在中越、中柬產(chan) 供鏈合作方麵,鼓勵各自企業(ye) 通過貿易、投資、技術合作等方式加強多領域產(chan) 供鏈合作,打造暢通、穩定、有韌性的產(chan) 供鏈,進一步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下一步,中國將與(yu) 周邊國家一道,共同反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ti) 化,為(wei) 各自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
“東(dong) 南亞(ya) 因地緣優(you) 勢和市場增長潛力,可成為(wei) 中企對外投資的核心區域。”呂越表示,今年4月,中國與(yu) 越南、馬來西亞(ya) 、柬埔寨三國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成果文件,涵蓋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領域,這為(wei) 雙邊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拓寬了中企在當地發展的政策空間與(yu) 投資通道。
二是投資領域與(yu) 方式需順勢而變。中企投資需向最終消費品領域轉變,注重消費市場的本地化布局,在投資方式上可采取收購、合資等多元化策略。此外,美國對來自中國的投資的審查與(yu) 合規風險也需中企謹慎評估。
三是強化核心技術自主權。中企應加大對高科技、綠色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投入,持續推動對外投資合作項目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升級,構建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緊密契合的投資結構,通過掌握核心技術積極把握新興(xing) 市場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轉型與(yu) 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投資機遇。
“中企對外投資應更加聚焦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清潔能源與(yu) 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領域,以順應全球轉型趨勢並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呂越舉(ju) 例道,菲律賓在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大量項目需求,斯裏蘭(lan) 卡以及尼泊爾等在綠色經濟轉型中出現的融資缺口,秘魯因新發電法律框架產(chan) 生的約140億(yi) 美元新增投資需求等,都為(wei) 中資企業(ye) 國際化布局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
四是借力現有合作框架與(yu) 國際平台深挖機遇。中企應積極利用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近期簽署的一係列多雙邊合作協定,參與(yu) “一帶一路”科技園區合作行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卓越夥(huo) 伴關(guan) 係行動等,借助進博會(hui) 、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數貿會(hui) 等大型展會(hui) 平台,以及各大行業(ye) 商協會(hui) 和國際投融資機構,深入挖掘全球投資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