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連續15年規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國製造“成績單”請收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4 分享:

       國新辦21日舉(ju) 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上,2024年中國製造“成績單”新鮮出爐:2024年,我國全部工業(ye) 增加值完成40.5萬(wan) 億(yi) 元,製造業(ye) 總體(ti) 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


  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國內(nei) 外環境,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我國工業(ye) 經濟克服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yan) 峻形勢,保持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yun) 明說,我國工業(ye) 基礎穩、產(chan) 業(ye) 韌性強、發展潛力大,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


  “穩”的基礎不斷鞏固,“進”的動能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24年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7%,對全部規上工業(ye) 增長貢獻率達46.2%。規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9%,占全部規上工業(ye) 的比重較2023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264家製造業(ye) 企業(ye) 入圍中國企業(ye) 500強,占比超過50%。製造業(ye) 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2024年,大國重器捷報頻傳(chuan) 。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成功點火,高溫超導材料支撐世界首條35千伏公裏級超導電纜連續穩定供電超1000天,工業(ye) 母機、儀(yi) 器儀(yi) 表、工業(ye) 軟件等領域突破一批創新性技術和產(chan) 品……重大創新成果接連湧現,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持續推進。


  與(yu) 此同時,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生物製造、機器人等新興(xing) 行業(ye) 快速成長,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chan) 品不斷湧現,帶動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


  製造業(ye) 的蓬勃新意,離不開創新體(ti) 係的持續完善。據了解,2024年,我國在新型儲(chu) 能、微納製造、分子藥物、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新布局5家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累計達到33家,突破關(guan) 鍵共性技術672項,實現技術成果轉化690項,孵化企業(ye) 182家。


  “為(wei) 更好支撐技術迭代、工藝改進、產(chan) 品創新,我們(men) 還加快布局建設製造業(ye) 中試平台,全國建設製造業(ye) 中試平台超過2400個(ge) ,已有超過15萬(wan)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開展中試活動。”張雲(yun) 明說。


  數據顯示,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新增35個(ge) ,總數達到80個(ge) ;累計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超過14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46萬(wan) 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1557家;570多家工業(ye) 企業(ye) 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占比近四分之一。企業(ye)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意願越來越足。


  推行綠色製造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重點任務之一。張雲(yun) 明介紹,國家級綠色工廠達到6430家,實現產(chan) 值占製造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約20%,比上年增加2個(ge) 百分點,這些工廠基本實現了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chan) 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步入2025年,麵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製造如何繼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研究製定建立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投入機製工作方案,加力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此外,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還將加強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探索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工業(ye) 園區,再培育一批綠色製造標杆,出台促進環保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加快製造業(ye) 綠色低碳發展。(記者張曉潔、張辛欣)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