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價一度貶到了7.24附近,離岸價一度貶到了接近7.25(下圖)。
從今年4月至今,人民幣匯率大約貶值了5.3%左右。
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如何演變?這將對股市、樓市和普通人的投資產生怎樣的影響?下麵談談我的看法。一般來說,當美元指數走強的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走弱。下圖是近期美元指數的日K線:可以看出,6月初的時候美元一度反彈,但最近兩周是下跌的。所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跟美元指數的強弱關係不大。
其他,比如對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人民幣的匯率都是略貶,隻有對日元是略微升值的。
所以,貨幣政策周期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最重要因素。
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加息,美聯儲雖然暫停了一下,但估計年內還有25到50個基點的加息空間;其他國家也基本如此,隻有日本例外。
換句話說,全球主要國家隻有中國、日本的貨幣政策是寬鬆的,其他大多是緊縮的。所以人民幣隻對日元略有升值,對其他主要貨幣略有貶值。
6月20日,中國的基準利率再次降息10個基點。隨著央行重新強調“逆周期調節”,估計下半年還會有降準和新的降息,在這種預期下,人民幣匯率略有走弱是合理的。
疫情結束後的3月出現了強勁反彈,但4月就開始走軟,到了5月同比下滑了7.5%。此外,中國對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的出口額,也都出現了兩位數下滑。
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有利於增強中國製造的性價比、競爭力,有利於穩增長、保就業。
去年12月末,當人民幣跟美元匯率維持在6.89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時候,我曾寫過一篇,有如下預測:
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將如何演變?有沒有可能打破我之前的預期,出現更大幅度的波動?
當然是有可能的。當今世界,正值多事之秋。俄羅斯剛剛發生的1日兵變,就充分顯示了世事無常,黑天鵝眾多。但我覺得,人民幣匯率(這裏主要指在岸價 )在2023年大概率是在7.2到7.3左右波動,如果短期破7.4,也應該是短時間的。美元加息已經是強弩之末,最多還有兩次各25個基點的加息空間。然後,美聯儲將進入觀望期,美元降息或許要到2024年三季度或以後。
我之前判斷人民幣在2023年末會重返7以內,現在看起來要有所修訂。因為今年上半年“逆周期調節”沒有達到我此前的預估,所以,7.2到7.3匯率出現比我預估的略晚,那麽維持的時間也會拉長。可能會維持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一季度。
人民幣重新升值回到7以內,或許要到2024年二季度或以後了。
匯率貶值有很多種。比如土耳其裏拉也在貶值,但它的性質顯然跟人民幣不一樣。土耳其外貿長期存在逆差,加上通脹嚴重,目前外匯儲據說已經是負數,裏拉的匯率貶值是不可控的、被動的。
中國外匯儲備龐大,外貿順差今年還有所擴大,所以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是可控的。因此,沒有必要為人民幣匯率擔心。適度貶值對大多數行業,對經濟、對樓市和股市都是利好。
但短期,可能對股市產生負麵的心理作用(大家預期國際熱錢可能會撤離),過去兩個交易日股市跌幅較大,有這方麵的原因。但事實上,國際熱錢撤離中國,也未必有好的金融資產配置,日本已經漲了那麽多,中國調整了那麽久,逆周期政策在發力。所以,A股在連續下跌之後,已經不悲觀了。
現在市場唯一的擔心,是逆周期政策力度是否足夠,什麽時候會出台真正的大招。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利好會逐步發布。
別忘了,按照慣例,7月末將召開一次以研究經濟工作為主的政治局會議,這或許構成新的時間窗口。近日,曾擔任過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尹豔林,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談到經濟形勢的時候,明確表示:
1、房地產(chan) 對經濟的影響絕不可忽視,房地產(chan) 低迷不僅(jin) 製約了上下遊產(chan) 業(ye) 市場的回升,也使貨幣流動性失去了向實體(ti) 經濟流動的渠道,而且還加劇了地方債(zhai) 務問題。如不盡快改變這種狀況,一些地方的城投債(zhai) 可能會(hui) 暴雷,進而帶來中小銀行壞賬增多。
2、房地產(chan) 政策要加大鬆綁力度,讓市場恢複,讓能熱的地方先熱起來,擴散帶動還在觀望的市場,更好的滿足剛需,鼓勵普遍存在的“差換好”的改善性需求盡快的釋放。
房地產低迷“使貨幣流動性失去了向實體經濟流動的渠道”,這個說法非常精辟。至於鼓勵改善性需求,也是最近經濟日報連續呼籲的。
種種跡象顯示,樓市可能會有新一輪利好。樓市的回暖,是實體經濟回暖的關鍵;實體經濟的逐步回暖,有利於人民幣匯率長期走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