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人民幣貶值?對非美貨幣保持強勢,這一指數已反彈至年初水平
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CFETS人民幣指數再度上漲。
9月2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當周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全線上漲,其中,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8.83,按周漲0.32。
在經曆了上半年的高位回落後,自7月中旬以來,CFETS人民幣指數觸底反彈,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反彈幅度達3%,已基本恢複到年初水平。不過,相比之下,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近2.4%。人民幣對多邊匯率與(yu) 對美元匯率的反向變動,反映的是在美元指數持續堅挺的背景下,包括人民幣在內(nei) 的眾(zhong) 多非美貨幣均呈現相對弱勢,但橫向比較看,人民幣相對其他非美貨幣並不弱。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並非人民幣匯率全部
在討論匯率時,雖然市場更關(guan) 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但作為(wei) 大型經濟體(ti) ,人民幣對其他主要經濟體(ti) 貨幣的相對價(jia) 格變化,以及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價(jia) 格變動同樣不容忽視。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近日就表示,從(cong) 宏觀經濟運行看,匯率浮動主要是調節實體(ti) 經濟中的貿易和投資,貿易和投資是多邊的,涉及到多個(ge) 國家、多種貨幣,因此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變動可以更全麵地體(ti) 現匯率對貿易投資以及國際收支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非常重要,但並不是人民幣匯率的全部,還應該綜合全麵看待,更加關(guan) 注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
從(cong) 上述角度看,進入三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回升。 中國銀行 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記者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指數持續上升而即期匯率呈現倒“V”走勢,二者之間的這種差異化表現實際上反映了近期各國經濟複蘇和貨幣政策周期變化的差異。
“進入三季度後,美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通脹走勢有所反複,導致11月再度加息預期升溫,但歐元區和日本經濟走勢逐漸回落,特別是歐元區經濟再度陷入負增長的擔憂在9月初快速升溫,避險情緒升溫催動跨境資本回流美國,帶動美元指數在月初再度升至105以上,給非美貨幣均帶來壓力。”王有鑫稱,但與(yu) 我國主要貿易夥(huo) 伴相比,近期我國推出多項穩經濟、刺激消費、支持民營經濟等利好政策,帶動8月金融數據、製造業(ye) PMI指數等回升,經濟呈現邊際向好態勢,在此帶動下,即期匯率從(cong) 月內(nei) 低點波動回升,人民幣匯率指數持續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多個(ge) 主要非美貨幣保持強勢
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計算了人民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加權平均匯率的變動,以相關(guan) 國家或地區與(yu) 我國的貿易額為(wei) 權重。目前包含24種籃子貨幣,對應國家或地區與(yu) 我國貿易總額占比超過60%。貨幣籃子權重是采用考慮轉口貿易因素的貿易權重法計算而得,現版指數采用的是2021年度貿易數據,目前權重排名前五的幣種分別是美元(0.198)、歐元(0.182)、日元(0.098)、韓元(0.095)、澳元(0.061)。
有意思的是,根據外匯交易中心披露的數據,8月,人民幣對上述五個(ge) 幣種的月度平均匯率中,除對美元有所貶值外,對其餘(yu) 四類幣種的匯率均有不同幅度的升值。
實際上,今年以來,人民幣對四類幣種的平均匯率亦都有所升值。這反映出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人民幣對大多數非美貨幣的匯率波動是穩定甚至還有所升值。
“7月中旬以來,得益於(yu) 國內(nei) 經濟穩步回升向好,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是穩中有升的,受美元指數走強影響,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走貶,對非美元貨幣保持了相對強勢。”鄒瀾稱。
經濟基本麵將助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企穩
7月中旬以來,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較前期出現“反轉”,背後的觸發因素離不開美元指數的再度走強。而在眾(zhong) 多助推美元指數走強的因素中,歐元的走弱是容易忽視的誘因。
“歐元在美元指數的計算權重中占比近六成,歐元一旦走弱,對美元的‘被動’走強影響較大。”上海一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
華創證券 首席經濟學家張瑜表示,在歐美加息周期均接近尾聲、且歐元區經濟下行風險越發突出的背景下,歐元承壓,易下難上。短期看美元的定價(jia) 核心或是歐元,歐洲持續偏弱的基本麵或驅動美元“被動升值”突破。
張瑜進一步解釋,按照主驅動力的不同,我們(men) 將美元指數的變動拆分成“主動”和“被動”兩(liang) 種。所謂“主動變動”,是指美元指數變動主要由美國經濟基本麵和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驅動。在此情形下,若美元指數籃子貨幣基本麵沒有較大的波動,那麽(me) 美元的變動應當被大致平均定價(jia) 到兌(dui) 所有籃子貨幣的變動。與(yu) 之相對,“被動變動”則是指美國自身基本麵變化不大,而美元指數籃子中某一種或多種貨幣由於(yu) 基本麵或政策發生變化,匯率產(chan) 生較大波動,進而帶動美元指數變化。區分美元指數變化動能的意義(yi) 在於(yu) 確認研判美元後勢的主要矛盾。對於(yu) 主動變動,研判後勢重點要關(guan) 注美國自身;而對於(yu) 被動變動,焦點應該放在發生變化的籃子貨幣所在國的基本麵和貨幣政策。
“往後看,短期來講,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和定價(jia) 或已較為(wei) 充分,定價(jia) 核心可能更偏向歐元。”張瑜稱。
不論是被動因素,還是主動因素,市場普遍認為(wei) ,美元保持強勢的周期會(hui) 被延長。在此背景下,眾(zhong) 多非美貨幣匯率仍會(hui) 承壓。王有鑫認為(wei) ,短期內(nei)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繼續低位震蕩,對非美主要貨幣仍保持相對強勢;中長期來看,在經濟基本麵提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望實現企穩回升。
鄒瀾日前也表示,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回穩向好,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外匯局將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為(wei) 目標,立足長遠、發軔當前、綜合施策、校正背離、穩定預期,堅決(jue) 對單邊、順周期行為(wei) 予以糾偏,堅決(jue) 對擾亂(luan) 市場秩序行為(wei) 進行處置,堅決(jue) 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