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從全球份額變化看中國出口趨勢:下半年出口份額會維持韌性
今年以來,中國外需持續強於(yu) 內(nei) 需,出口是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支撐。不過從(cong) 5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和出口交貨值同比等領先指標看,出口有邊際放緩的壓力。在海外補庫推動下,WTO等國際機構預測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上升,中國出口壓力主要來自於(yu) 份額占比的高位回落。
在回顧2019年以來中國出口份額變遷的基礎上,預判未來中國出口份額趨勢,對於(yu) 判斷經濟形勢、逆周期調節力度和資本市場,都有重要參考意義(yi) 。
疫情前後對比,中國出口份額提升了1個(ge) 百分點以上。根據驅動出口因素的不同,我們(men) 將2019~2023年分為(wei) 三個(ge) 時間段來討論:一是2019到2021年,主導因素是疫情影響下中國產(chan) 品的供給替代;二是2022年,海外生產(chan) 恢複後中國出口份額下降;三是2023年,“以價(jia) 換量”策略下中國出口數量占比重回15.0%的曆史最高水平。
出口商品和區域結構的變化
對比2019年和2023年中國出口商品和區域結構的變化,發現有以下幾個(ge) 特征:
一是2019年到2023年,中國出口產(chan) 品呈現轉型升級之勢。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雖然仍是中國出口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但出口競爭(zheng) 力是在逐步減弱的,與(yu) 之相對的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出口產(chan) 品占比上升。背後既有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影響,也和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對外轉移有關(guan) 。
二是2019年到2023年,對中國出口金額占全球份額有明顯正向拉動的HS商品類別有車輛(+0.42%)、電機電氣(+0.25%)、特殊交易品(+0.18%)、鋼鐵及其製品(+0.13%)、塑料及製品(+0.11%)、無機化學品(+0.06%)、雜項化學產(chan) 品(+0.05%)以及一些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中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品對中國出口份額的拉動亦有上升,比如航空航天器(+0.008%)、船舶(+0.005%)。

三是2019年到2023年,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占中國內(nei) 地出口比例明顯上升的有東(dong) 盟(+1.15%)、俄羅斯(+1.29%)、墨西哥(+0.55%)、印度(+0.48%)、歐盟(+0.13%);占中國內(nei) 地出口比例明顯下降的有中國香港(-2.97%)、美國(-1.97%)、日本(-1.08%)、英國(-0.19%)、韓國(-0.04%)。2023年東(dong) 盟已取代美國,成為(wei) 中國內(nei) 地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總結一下,2019年到2023年,分產(chan) 品看汽車、光伏組件、電商出海等新的出口優(you) 勢產(chan) 品或者新業(ye) 態,以及傳(chuan) 統的優(you) 勢出口產(chan) 品-電機電氣,支撐了中國的出口份額提升;分國別和地區看,傳(chuan) 統貿易夥(huo) 伴裏除歐盟外,中國內(nei) 地對其他的出口占比多數回落,尤其是向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出口占比,合計下降了約6個(ge) 百分點,增量主要來自於(yu) 東(dong) 盟、俄羅斯和墨西哥等新興(xing) 市場國家。
2024年前6個(ge) 月,按美元計價(jia) ,中國出口同比增長3.6%。可以用荷蘭(lan) 統計局公布的中國貨物出口價(jia) 格指數同比,來剔除價(jia) 格因素的影響,進而計算中國實際的出口同比。今年1~4月,以美元計價(jia) 的中國貨物出口價(jia) 格指數同比為(wei) -10.2%。1~4月中國出口名義(yi) 同比增長1.4%,剔除價(jia) 格因素的拖累後,可估算出中國出口實際同比增長11.6%,外需是支撐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動能。
中國出口份額會(hui) 繼續維持韌性
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們(men) 認為(wei) 中國出口份額會(hui) 繼續維持韌性,預計2024年下半年中國出口不悲觀。支撐2024年下半年中國出口份額繼續有韌性的因素如下:
一是從(cong) 國別和地區視角看,東(dong) 盟、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仍有較強的自中國進口需求,美國補庫可能會(hui) 階段性緩和中國對其出口壓力。
2019年~2023年,中國對東(dong) 盟的出口占比提升了1.15個(ge) 百分點,占比提升主要發生在2022年和2023年。推動力包括2022年RCEP生效後中國-東(dong) 盟的經濟合作加快、部分中國產(chan) 業(ye) 外遷到東(dong) 盟、後疫情時代東(dong) 盟承擔了一部分轉口貿易的職能,以及東(dong) 盟的經濟景氣度強於(yu) 全球平均等。這些推動因素短期仍在,2024年1~5月中國向東(dong) 盟出口同比增長9.7%,中國向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的出口年內(nei) 有望延續高增長。
2019年到2023年,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占比提升幅度最大,達到了1.29個(ge) 百分點。支撐因素是俄烏(wu) 衝(chong) 突後,俄羅斯加大了從(cong) 中國的進口替代。2024年1~5月,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同比下降1.8%,主要因高基數的拖累,2023年1~5月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同比高達75.6%。隨著基數逐步下降,下半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同比有望回升。
貿易摩擦會(hui) 繼續壓製中國向美國的出口,但補庫可能會(hui) 階段性緩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壓力。1993年以來,美國共經曆過八次完整的庫存周期,其中有七次,當美國進入到主動去庫尾聲時,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同比將見底回升,唯一一次例外是2007年,當時爆發了金融危機。

今年一季度開始,美國實際銷售同比與(yu) 實際庫存同比開始同步上行,預示著美國可能已經結束去年下半年的被動去庫階段,進入主動補庫周期。盡管由於(yu) 中美經貿關(guan) 係發生變化,曆史經驗的參考意義(yi) 下降,但化工產(chan) 品和服裝等消費品,有望受益於(yu) 美國的補庫存。
二是從(cong) 產(chan) 品視角看,防疫物資給中國帶來的出口份額短暫提升已基本消退,汽車、跨境電商等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以及電機電氣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出口產(chan) 品,有望繼續支撐中國出口份額。
2019年到2023年,和防疫直接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中,僅(jin) 塑料及製品對中國出口份額有0.11個(ge) 百分點的提升,其他產(chan) 品對中國這幾年出口份額的影響多是拖累。可以理解為(wei) ,防疫物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提振,在疫後已基本被消化了。
汽車是近年中國新崛起的出口競爭(zheng) 優(you) 勢產(chan) 品。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澳大利亞(ya) 、沙特阿拉伯、英國、菲律賓、泰國、阿聯酋和西班牙,目前來自於(yu) 俄羅斯及其他非歐洲貿易夥(huo) 伴的的反傾(qing) 銷壓力並不大。美國和歐盟針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采取反製措施,歐洲是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但2023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汽車隻占中國汽車出口的1.4%。
考慮到對俄羅斯汽車出口的高增長,以及東(dong) 盟、中東(dong) 和拉美地區的能源轉型,我們(men) 認為(wei) 即使歐盟和美國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台反製措施,2024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出口仍然有望維持相對較高增速。
疫情以來,跨境電商對中國出口份額一直有正向的提升。除了政策扶持外,也和企業(ye) 主動選擇電商出海有關(guan) 。在國內(nei) “內(nei) 卷”加劇的年代,電商出海將繼續是一些企業(ye) 的選擇。
電機電氣產(chan) 品,是中國傳(chuan) 統的優(you) 勢出口產(chan) 品。2022年和2023年,隨著美歐生產(chan) 疫後恢複,電機電氣產(chan) 品分別拖累中國出口份額0.23和0.03個(ge) 百分點,拖累程度在收窄。疫情期間轉移到中國的電機電氣產(chan) 品出口訂單,大概率基本回流。在成本優(you) 勢下,預計下半年電機電氣產(chan) 品可能不會(hui) 再拖累中國出口份額。
在上述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我們(men) 同時從(cong) 定量角度出發,對出口份額的變動分別從(cong) 產(chan) 品角度與(yu) 國別地區角度予以測算。
從(cong) 產(chan) 品角度來看,按2023年我國出口產(chan) 品的占比倒序排列,前30類產(chan) 品的占比超過90%,集中於(yu) 我國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品和近年的出口新增量產(chan) 品。通過對前30類主要產(chan) 品出口份額的測算統計,我們(men) 保守估計2024年我國出口份額總計可能回落0.4%至13.8%,樂(le) 觀估計2024年我國出口份額基本穩定在14.2%,我國2024年的出口份額的整體(ti) 趨勢是小幅回落。
從(cong) 國別和地區角度來測算,通過對前十大主要國別地區出口同比增速的測算統計,我們(men) 預計2024年該十大國別地區將拉動我國出口同比增速1.59%,其中最主要的增量在東(dong) 盟,對我國出口同比增速預計可以貢獻1.55%;考慮到這裏沒有涵蓋中東(dong) 、非洲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因此保守估計2024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可逼近2%,對比2023年出口同比-4.7%,預計回升6.7個(ge) 百分點,可以佐證我們(men) 前麵的觀點,即年內(nei) 出口不悲觀,出口份額仍有韌性。
綜上所述,我們(men) 認為(wei) 年內(nei) 中國的出口金額份額僅(jin) 小幅下降,區間為(wei) 13.8%到14.2%,中位數為(wei) 14.0%。從(cong) 國別和地區看,東(dong) 盟、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中國產(chan) 品仍有較強的進口需求,而補庫有望階段性緩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壓力。從(cong) 產(chan) 品看,疫情期間防疫物資和電機電氣產(chan) 品給中國帶來了出口紅利,隨著疫情結束和訂單回流,這種紅利已基本消退,即延續2022年和2023年拖累中國出口份額的壓力緩解。汽車作為(wei) 近年新崛起的出口產(chan) 品,東(dong) 盟、中東(dong) 和拉美地區的經濟綠色轉型,將一定程度上對衝(chong) 美歐所出台的反製措施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