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中國創新產品引爆廣交會,外商青睞人形機器人:已可進廠“打工”
2025年外貿環境變數增多,但仍阻擋不了全球客商來中國采購創新產(chan) 品的熱情。
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廣交會(hui) )在廣州揭幕,來自全球各地的客商雲(yun) 集。
在本屆廣交會(hui) 首設的服務機器人專(zhuan) 區,4200平方米的展覽麵積吸引了46家行業(ye) 代表性企業(ye) 參展。從(cong) 澳大利亞(ya) 、印度、日本,以及中東(dong) 、南美等地區前來的外國采購商,對中國機器人產(chan) 品表現出深厚興(xing) 趣。
後空翻、上下台階、倒著走、側(ce) 著走、伸手打呼招、抓握水瓶和小球、左右手交互物品……在展區內(nei) ,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做出各種各樣的靈活動作,展示在各個(ge) 領域的創新應用,讓圍觀的外國客商駐足觀看、目不暇接。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hui) 家電分會(hui) 秘書(shu) 長周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屆廣交會(hui) 服務機器人展區裏,相當一部分是以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為(wei) 代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ye) ,展品體(ti) 現了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突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深度融合,全球服務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活躍,將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外商看好中國機器人潛力
來自澳大利亞(ya) 的采購商芒寧斯(CRAIG MUNNINGS)在觀看了一家中國公司的機器狗、機器人展示之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感覺中國的服務機器人很棒,澳大利亞(ya) 這樣的機器人很少。服務機器人預計在醫院、餐廳等服務領域,會(hui) 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機器人也可以去所有比較髒、比較危險的地方。
“澳大利亞(ya) 的未來在亞(ya) 太地區,這裏有中國、印度、印尼等國家。就我個(ge) 人來看,我們(men) 會(hui) 越來越多同中國打交道,而不是美國。” 芒寧斯說。
來自日本的采購商理惠女士告訴記者,她看好中國機器狗在日本養(yang) 老市場的應用。日本已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需要很多導盲犬,來幫助視障人士出行。訓練一條導盲犬,需要很高的費用。相比之下,機器狗的成本更低。中國一隻四足機器狗約2.5萬(wan) 元人民幣,如果真的好用,確實價(jia) 錢不貴。
來自印度的采購商羅翰(Rohan)在一家中國機械手製造企業(ye) 的展位上表達了合作意向。他向記者說,他想采購中國的機械手,因為(wei) 一些朋友去醫院配假肢,如果裝了這樣的機械手,就可以像普通人那樣工作生活。這個(ge) 展位的負責人透露,目前用於(yu) 醫療領域的機械手約10萬(wan) ~15萬(wan) 元,非醫療用的機械手約2萬(wan) ~3萬(wan) 元。
記者還留意到,有來自中東(dong) 的客商,對穿戴式的輔助機器人感興(xing) 趣,這類機器人可以協助人們(men) 負重、爬山等;還有來自南美洲厄瓜多爾的客商,詢問機器狗的續航時間、負載重量等情況,想看看是否適合用於(yu) 果園,替代人工進行搬運;還有外國客商,掏出手機展示用鑽機挖路的視頻,詢問中國公司其機器人是否能幹這種活。
中國科技積極走向世界
廣交會(hui) 是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今年多家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新型機器人公司首次到廣交會(hui) 參展,呈現出中國新質生產(chan) 力蓬勃發展的生機。
宇樹科技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業(ye) 務遍布海外超過50%的國家和地區,其四足機器人在歐美、日韓、東(dong) 南亞(ya) 等地區已有銷售。目前,四足機器人在電力、消防、石油化工管廊的巡檢方麵已有一些簡單應用,人形機器人主要還是麵向科研、實驗室。今年希望機器人的軟件和硬件更加契合,人形機器人能夠走向商業(ye) 化落地,同時也探索各行各業(ye) 的應用。
雲(yun) 深處科技美洲區業(ye) 務負責人Gloria介紹說,他們(men) 的機器狗主要麵向工業(ye) 級應用。從(cong) 去年開始,他們(men) 加快了出海步伐,麵向美洲、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歐洲等市場進行更專(zhuan) 業(ye) 化運作。今年下半年,雲(yun) 深處還將推新品上市,探索落地應用場景。歐美等市場前景仍是樂(le) 觀的,因為(wei) 歐美人工成本較高,機器人可以幫助完成一部分工作。
太希智能與(yu) 宇樹、雲(yun) 深處一樣,也是首次到廣交會(hui) 參展。該公司總經理梁林超介紹說,他們(men) 主要做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助力人們(men) 做一些重複性的重物搬運工作,如把背負的重物卸到地上。他們(men) 最近還推出了登山助力的外骨骼,可以助力人們(men) 長途跋涉和登山。當天來自韓國、中東(dong) 、歐洲等各地的客戶,對他們(men) 應用於(yu) 不同場景的產(chan) 品感興(xing) 趣,梁林超說對今年海外市場的拓展充滿信心。
魔法原子公司在本屆廣交會(hui) 上推出了人形機器人“小麥”。魔法原子產(chan) 品經理徐楊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機器狗已經在售了,主要麵向To C市場。這次發布的人形機器人,聚焦解決(jue) 應用場景的實際問題,當前已用於(yu) 門店導購、工廠兩(liang) 個(ge) 場景。在工廠用於(yu) 物料搬運、產(chan) 品可靠性輔助測試等。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售價(jia) 約70萬(wan) 元一台。
世界離不開中國創新產(chan) 品
“來這裏(廣交會(hui) )的外國客商的熱情超乎我的想象,而且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對中國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都非常感興(xing) 趣。”上海傲意科技的董事長兼CEO倪華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全世界機器人產(chan) 業(ye) 鏈最齊全的國家,機器人的價(jia) 格和質量很有競爭(zheng) 力。
在倪華良看來,機器人未來會(hui) 是下一個(ge) 藍海,市場規模可能比新能源汽車行業(ye) 還大,而中國有供應鏈優(you) 勢。他們(men) 一個(ge) 機器人的零件模組,要由十個(ge) 供應商合作,這在國外是比較難實現的。“人家離不開我們(men) ,真的隻是因為(wei) 你便宜嗎?不是的,是因為(wei) 你的產(chan) 品是好的產(chan) 品,這才是根本性的。所以,我們(men) 要做好自己的事。”
談及機器人產(chan) 業(ye) 目前的發展階段,倪華良認為(wei) ,嚴(yan) 格意義(yi) 上講,還處於(yu) 發展早期,很多人湧入這一領域,可能要到三五年後才會(hui) 有比較大的落地場景應用。“機器人現在有點像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e) ,但我們(men) 對機器人的未來一點兒(er) 都不懷疑,因為(wei) 機器人代表的是生產(chan) 力。”
八年前,傲意科技主要做醫用仿生手。近兩(liang) 三年,機器人行業(ye) 越來越熱。而且機器人的係統非常複雜,需要各個(ge) 模塊都有專(zhuan) 業(ye) 的供應商去做,仿生手變成了機器人裏一個(ge) 比較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傲意科技順勢切入機器人領域,不斷追趕創新。
展望未來,倪華良預計,人形機器人可能率先引爆的應用將會(hui) 在工業(ye) 場景,這方麵的落地最快、需求最旺盛。如,在工廠做上下料搬運等簡單重複性的工作,工人容易疲勞,招工難。又如,在物流倉(cang) 庫做快遞分揀,也是簡單重複性勞動,工人的腰可能受不了,可以由機器人去完成。而機器人進入普通家庭、去照顧老人,將是更遠一點的事。
今年,機器人行業(ye) 預計將在底層技術上實現突破。比如,在仿生手方麵,要做出更靈活的、帶觸覺傳(chuan) 感器的、成本可控的“手”。又如,要做出負載能力、爆發能力更強的關(guan) 節電機。此外,還有電池、AI大腦的突破,等等。倪華良認為(wei) ,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今年要花很多精力去實現,明年則開始應用落地。
人形機器人已進工廠測試
“人形機器人將率先用於(yu) 工業(ye) 場景,我們(men) 已有人形機器人整機被一些國外客商用於(yu) 工廠測試。”上海企業(ye) 鈦虎機器人的相關(guan) 負責人都鴻鵬告訴第一財經。他說,感興(xing) 趣的客商來自東(dong) 南亞(ya) 、美國、歐洲的都有。現在主要有兩(liang) 個(ge) 應用場景:一是營業(ye) 廳展覽引導,二是在工廠做物料搬運。
“現在的銷售以國內(nei) 為(wei) 主,海外市場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都鴻鵬說,某知名消費電子企業(ye) 在中國的一家工廠也用他們(men) 的人形機器人整機去測試,順利的話今後會(hui) 逐步應用到國外工廠。“今年在海外計劃參加17個(ge) 展會(hui) ,把產(chan) 品逐步拓展到更多地區。”
都鴻鵬認為(wei) ,中國機器人的優(you) 勢在於(yu) 集成化程度比較高。現在80%的外國客商需要機器人整機的解決(jue) 方案,因為(wei) 國外的機器人整機不是太多,未來預計也會(hui) 采購零部件去組裝機器人整機。“全產(chan) 業(ye) 鏈是我們(men) 的優(you) 勢,從(cong) 零部件開始,再做整機,然後做解決(jue) 方案,可以結合客戶不同的應用場景,幫他們(men) 解決(jue) 實際應用。”
人形機器人與(yu) 以往的機器人不一樣,可以完成更精細化的操作,如抓取物品,還可以進行自然語言交互。過去的機械臂,需要人們(men) 輸入程序後,才能完成簡單重複的動作。現在人形機器人可以自主規劃路線,算法不斷完善。都鴻鵬說,現在70多萬(wan) 元一台人形機器人整機,其實還沒包括解決(jue) 應用算法的費用,所以目前市場還在落地前期。
都鴻鵬預計,今年年底,一批人形機器人整機在工廠的測試將會(hui) 完成,客戶會(hui) 追加一些人形機器人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