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商報》網站2月1日報道,中國光伏行業(ye) 目前的產(chan) 能增速甚至超過了需求增速,值得關(guan) 注。報道稱,沒有哪個(ge) 國家安裝了像中國這樣多的光伏發電設備。2023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217吉瓦,幾乎是2022年的2.5倍,占全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
報道還說,目前的產(chan) 能增速甚至超過了需求增速。全球光伏市場供過於(yu) 求現象嚴(yan) 重,結果是激烈的價(jia) 格戰。
光伏產(chan) 業(ye) 涉及中國產(chan) 業(ye) 戰略中的“新三樣”,即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按計劃,這些麵向未來的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增長動力。
報道接著說,由於(yu) 美國和印度試圖限製從(cong) 中國進口光伏組件,中國的市場領導者努力在歐洲出售其產(chan) 品。海關(guan) 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ge) 月,中國出口太陽能電池數量同比增加42.4%,但金額僅(jin) 增加1%。除匯率因素外,原因也包括中國的光伏技術設備大幅降價(jia) 。
據伍德麥肯茲(zi) 谘詢公司分析,2023年中國製造商的光伏組件生產(chan) 成本降低約42%,大大低於(yu) 印度、歐洲和美國製造商。
專(zhuan) 家認為(wei) ,價(jia) 格較低的原因還包括中國製造商產(chan) 量巨大。此外,中國製造商還擁有先進技術,主導著從(cong) 提煉原料到生產(chan) 光伏組件的整個(ge) 價(jia) 值鏈。
報道還說,近期,行業(ye) 主要代表也對產(chan) 能過剩發出了警告。據中國媒體(ti) 報道,光伏組件製造商天合光能的負責人表示,如果產(chan) 業(ye) 鏈一直不賺錢,不可能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老牌企業(ye) 比新入行者存活幾率更大,市場洗牌將比以往的行業(ye) 調整更為(wei) 殘酷。(編譯/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