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走俏非洲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4-02-01 分享:

 2023年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期間,海關(guan) 總署首次發布的“中國—非洲貿易指數”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與(yu) 非洲貿易規模不斷攀升、貿易聯係越發緊密、貿易結構亮點紛呈、貿易潛力持續增大。中國與(yu) 非洲經濟發展活躍,經貿合作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造”正進入非洲市場,促進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

  “中國造”基礎設施項目強勢吸睛。在2024年1月13日舉(ju) 行的第34屆非洲足球國家杯開幕式上,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科科迪斜拉橋模型閃亮登場,贏得現場觀眾(zhong) 陣陣掌聲。據了解,科科迪橋是西非地區最大的斜拉橋,主橋全長630米,通車後既有效緩解了阿比讓市區交通擁堵的狀況,又顯著提升了阿比讓城市景觀形象,該橋已成為(wei) 阿比讓的地標建築。2023年8月,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在該橋竣工儀(yi) 式上表示,這項高品質工程令科特迪瓦人民深感自豪。此外,肯尼亞(ya) 蒙內(nei) 鐵路、讚比亞(ya) 下凱富峽水電站、尼日利亞(ya) 萊基深水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的開通運營,為(wei) 提升非洲基礎設施水平、加速互聯互通和一體(ti) 化進程、促經濟保民生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造”助力非洲綠色能源轉型。2023年底,達喀爾快速公交係統項目主線貫通儀(yi) 式在塞內(nei) 加爾首都達喀爾舉(ju) 行,投入項目運營的120餘(yu) 台18米鉸接式純電動公交車由中國中車電動公司研發生產(chan) 。車輛外形美觀,車體(ti) 內(nei) 飾配有塞內(nei) 加爾國旗綠、黃、紅三色,車廂內(nei) 部空間較大,共有55個(ge) 座位,最大載客量為(wei) 150人,續航裏程可達250公裏,且具備適應當地多沙潮濕氣候條件的良好防腐蝕性。該批次車輛的投入使用將減少當地碳排放,對達喀爾綠色公共交通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yi) 。

  中國工程機械走俏非洲。近年來,隨著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國內(nei) 高性能工程機械和基礎裝備企業(ye) 加速出海。在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ti) 項目、阿爾及利亞(ya) 東(dong) 西高速公路、肯尼亞(ya) 斯瓦克大壩等“超級”工程穩步推進的背後,離不開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湖南鋼鐵等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生產(chan) 的優(you) 良產(chan) 品的支持。性價(jia) 比和適用性是中國工程機械產(chan) 品在非洲走俏的突出優(you) 勢。一方麵,中國機械價(jia) 格合理、性能穩定、操作簡潔、維護保養(yang) 便捷。另一方麵,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針對非洲的高溫天氣、複雜地形、特殊場景提供定製化產(chan) 品,提升了施工效率,以過硬實力和良好口碑贏得了非洲市場。

  中國農(nong) 業(ye) 機械參與(yu) 保障非洲糧食安全。在西非的幾內(nei) 亞(ya) 比紹,水稻是當地主要糧食作物,但當地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技術落後,稻田管理水平較低,抗災害能力較差,水稻產(chan) 量不甚理想,農(nong) 民種植積極性不高。中幾比農(nong) 業(ye) 合作改變了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狀況,提高了農(nong) 業(ye) 機械化生產(chan) 效率。中國農(nong) 業(ye) 組引進並應用拖拉機、水稻收割機、水稻直播機、水泵組等共280餘(yu) 套農(nong) 業(ye) 機械,顯著提升了當地農(nong) 業(ye) 作業(ye) 質量和工效。此外,中國農(nong) 業(ye) 組還向當地農(nong) 戶免費提供農(nong) 業(ye) 機械,無償(chang) 組織機械操作維修教學。在中國專(zhuan) 家的指導幫助下,當地水稻產(chan) 量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糧食安全問題。

  “中國造”走進非洲千家萬(wan) 戶。中國民營企業(ye) 在共建“一帶一路”契機下積極出海,各類家電、電子產(chan) 品和衣服鞋帽暢銷非洲大陸。跨境電商和網絡直播的興(xing) 起進一步為(wei) 企業(ye) 拓寬了銷售渠道,非洲各國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增強了中國商品輸非供應鏈的韌性,為(wei) 更多中國製造更好造福非洲民眾(zhong) 生活提供可能。中國個(ge) 體(ti) 商販也來到非洲尋找商機,達喀爾市區的戴高樂(le) 將軍(jun) 大道兩(liang) 旁,排列著數家中國小商品店鋪,他們(men) 從(cong) 浙江義(yi) 烏(wu) 進貨,憑借新奇的商品樣式和便宜的價(jia) 格吸引了眾(zhong) 多顧客。

  競爭(zheng) 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中國造”走出去迎來新機遇,但也麵臨(lin) 著新問題和新挑戰,要鞏固好現有優(you) 勢,中非合作模式需進一步創新,走出一條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續的新路。

  首先,支持非洲國家推進工業(ye) 化進程。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hui) 上,多名非洲經濟領域學者表示,與(yu) 過去滿足於(yu) 出口原材料不同,非洲大陸當前尋求實現以大宗商品為(wei) 主導的工業(ye) 化。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hui) 晤期間,中方發布了《支持非洲工業(ye) 化倡議》,表示願支持非洲發展製造業(ye) ,加強對非知識共享和技術轉移,將有關(guan) 合作資源向支持非洲工業(ye) 化項目傾(qing) 斜,同非洲國家共同推動建設有特色、有產(chan) 品、有政策保障的區域中心示範園區,推動“中國造”生產(chan) 線落地非洲,用好優(you) 質資源和優(you) 惠政策,讓中國製造更好紮根非洲,服務非洲人民。

  其次,幫助非洲國家強化國際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港口、鐵路等對暢通中非商品供應鏈十分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緩解供應鏈瓶頸問題。當前,非洲各國普遍存在陸上交通網絡和海運物流樞紐建設不完善的情況,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物流需求。中國基建企業(ye) 可以考慮關(guan) 注非洲沿海國家港口新建擴建和非洲內(nei) 陸國家的公路鐵路項目,增強對上述領域的投資建設力度。

  再次,關(guan) 注非洲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趨勢。例如,在清潔能源領域,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2年非洲能源展望》報告顯示,非洲擁有豐(feng) 富的太陽能、風能、地熱、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認為(wei) ,到2030年,非洲可通過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來滿足其近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目前,南非、讚比亞(ya) 等非洲多國政府正在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國企業(ye) 應關(guan) 注該領域投資興(xing) 業(ye) 機會(hui) ,帶動中國新能源機械設備出口。

  最後,積極挖掘“中國造”的出口增長潛力。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西亞(ya) 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與(yu)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非洲黃皮書(shu) :非洲發展報告No.25(2022~2023)》統計,一方麵,中國製造品在主要非洲大國的市場份額差異較大,中國機電產(chan) 品在尼日利亞(ya) 、剛果(金)的市場份額較高,在摩洛哥、突尼斯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中國非機電產(chan) 品在尼日利亞(ya) 、坦桑尼亞(ya) 的市場份額較高,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ya) 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另一方麵,在索馬裏、布基納法索等欠發達國家,中國製造品的出口額較低。對此,中國企業(ye) 應在主要非洲大國市場保持優(you) 勢市場份額的同時,深入研究評估非洲小國市場消費需求,充分發掘其消費潛力。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