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工業產出降幅超預期 德國經濟恐持續低迷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3-08-10 分享:

  最新數據顯示,由於(yu) 製造業(ye) 疲軟,德國6月季調後工業(ye) 產(chan) 出降幅超出市場預期。分析指出,工業(ye) 訂單減少、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或將導致德國經濟持續低迷。

  工業(ye) 產(chan) 出降幅超預期

  當地時間8月7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德國6月製造業(ye) 實際(價(jia) 格調整後)產(chan) 量環比下降1.5%,降幅超出市場預期。在季度比較中,今年第二季度的產(chan) 量環比下降1.3%。

  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德國6月份工業(ye) 產(chan) 量環比下降1.3%,建築業(ye) 產(chan) 量環比下降2.8%,能源密集型行業(ye) 產(chan) 量環比增長1.1%。數據還顯示,德國6月的汽車行業(ye) 產(chan) 量尤其受到負麵影響,環比下降3.5%。與(yu) 此相反,製藥業(ye) 的產(chan) 量環比增長了7.9%,對整個(ge) 製造業(ye) 總體(ti) 結果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

  德國商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克萊默表示,在訂單減少、產(chan) 出低迷和物價(jia) 高企的影響下,德國製造業(ye) 今年下半年將持續表現低迷。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7日評論稱,盡管近期需求有所回升,但工業(ye) 經濟前景仍然黯淡,因為(wei) 其受到大訂單波動的嚴(yan) 重影響。鑒於(yu) 企業(ye) 的業(ye) 務和出口預期低迷,目前製造業(ye) 還看不到明顯的複蘇。

  與(yu) 此同時,據德國《世界報》報道,長期以來被視為(wei) 德國經濟健康指標的德國機械製造公司的新訂單正在減少,僅(jin) 今年5月份就減少了10%,已連續第八個(ge) 月減少。從(cong) 建築業(ye) 到化工業(ye) ,整個(ge) 德國經濟都出現了類似的疲軟。

  德國IFO商業(ye) 景氣指數等領先指標表明,德國經濟已連續三個(ge) 季度沒有增長,目前仍處於(yu) 經濟低迷期。標普全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德國製造業(ye) PMI為(wei) 40.6,創下3年多來最低值。德國經濟研究所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2022年從(cong) 德國淨外流的外國直接投資高達1250億(yi) 歐元,這也是德國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出量“有史以來最高值”。2022年,外國在德國的新增投資數量連續第五年下降,降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受烏(wu) 克蘭(lan) 危機拉高能源價(jia) 格影響,今年二季度德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環比持平,不及市場此前預期的增長0.1%。德國央行在最新評估中稱,因外需疲軟、歐元區加息致融資成本走高,德國年底前的經濟複蘇可能比6月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更為(wei) 猶豫”。

  荷蘭(lan) 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表示,德國經濟在停滯和衰退之間徘徊。未來幾個(ge) 月的經濟活動不被看好,購買(mai) 力疲軟、工業(ye) 訂單減少、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人口結構變化、能源轉型等因素都將對德國經濟造成結構性壓力。

  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低迷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經工作日和季節性調整,德國2023年6月出口額環比增長0.1%,進口額環比下降3.4%。數據顯示,德國6月出口額1313億(yi) 歐元,進口額1126億(yi) 歐元,由此實現貿易順差187億(yi) 歐元。

  德國6月對歐盟國家出口額為(wei) 715億(yi) 歐元,環比增長1.3%;進口額為(wei) 600億(yi) 歐元,環比下降3.1%。德國6月對非歐盟國家出口額為(wei) 598億(yi) 歐元,環比下降1.1%;進口額為(wei) 526億(yi) 歐元,環比下降3.7%。

  卡斯滕·布熱斯基稱,正如德國整體(ti) 經濟一樣,德國出口陷入停滯。對外貿易不再是德國經濟增長的堅實支撐,反而成為(wei) 阻礙因素。

  德國媒體(ti) 指出,對於(yu) 歐洲出口冠軍(jun) 來說,今年下半年可能仍然困難重重。正如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在7月發布的月度公司調查中所發現的,三年多以來,德國出口行業(ye) 從(cong) 未像現在這樣糟糕。該研究所調查負責人克勞斯·沃拉貝表示,國外需求發展相當疲弱。這也是美國和歐洲緊縮貨幣政策逐漸生效的結果。

  與(yu) 此同時,德國近期公布的就業(ye) 指標也呈現走弱跡象。根據德國聯邦勞工局日前公布的數據,7月德國失業(ye) 人數上升至261.7萬(wan) 人,較6月增加620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47000人。德國當月失業(ye) 率環比上升0.2個(ge) 百分點至5.7%。

  德國聯邦勞工局局長安德裏亞(ya) ·納勒斯表示,隨著暑期開始,德國7月失業(ye) 現象和就業(ye) 不足有所增加。“就業(ye) 有所增加,但經濟增長明顯失去動力。企業(ye) 用工需求依然低迷。”德媒分析稱,通常來說,德國7月失業(ye) 率會(hui) 出現上升,原因包括企業(ye) 培訓合同終止以及公司在假期期間雇用人員減少等。

  此外,最近一段時間,德國高溫持續,萊茵河水位下降日趨頻繁,一些德國企業(ye) 河運受阻,影響經營,進而拖累德國經濟。萊茵河全長1230千米,是德國商業(ye) 運輸大動脈。德國80%的內(nei) 陸貨物運輸依賴萊茵河,包括原油和天然氣。據路透社報道,數據顯示,去年,1.82億(yi) 噸貨物通過德國水域運輸,比2021年減少6.4%。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預測,如果萊茵河考布河段的水位連續30天低於(yu) 78厘米,正如2022年和2018年的情形,德國工業(ye) 產(chan) 值將下滑1%。德意誌銀行先前已預估德國經濟2023年將萎縮0.3%。該銀行稱,持續低水位恐延緩德國經濟從(cong) 衰退中恢複。

  “用工荒”問題有所加劇

  在德國努力應對經濟低迷之際,工人的嚴(yan) 重短缺加劇了本已難以保持競爭(zheng) 力的製造商麵臨(lin) 的問題。人口老齡化以及疫情等原因加劇了德國的勞動力短缺,一些大型製造商難以招到工人。

  波士頓谘詢公司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德國企業(ye) 每年因結構性勞動力短缺而付出的成本超過800億(yi) 美元,在接受調查的國家中名列前茅。根據該研究,按照目前的移民速度,到2035年,德國勞動力將減少300萬(wan) ,到2050年將減少900萬(wan) 。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總和生育率2022年降至1.46,為(wei) 2013年以來最低水平。據德新社報道,德國生育率存在明顯地區差別,首都柏林自2017年以來一直處於(yu) 全國最低,另外,柏林和第二大城市漢堡生育率下滑尤為(wei) 嚴(yan) 重,均達10%。

  目前,德國政府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在國內(nei) 方麵,對失業(ye) 者進行職業(ye) 培訓並出台激勵措施,比如,從(cong) 今年7月起,參與(yu) 職業(ye) 培訓或再培訓的人員每月可額外獲得150歐元補助,完成培訓並具有再就業(ye) 前景的人每月可再額外獲得75歐元。與(yu) 此同時,德國政府和智庫普遍認為(wei) ,從(cong) 國外招聘現成技術工人是一個(ge) 見效快的解決(jue) 方案。因此,德國政府正積極在世界各地遊說,以期引進技術工人。(記者 秦天弘)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