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8日,印度尼西亞(ya) 貿易部長祖爾基弗利·哈桑(Zulkifli Hasan)表示,印尼將對從(cong) 鞋類到陶瓷等進口產(chan) 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關(guan) 稅,重啟保護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的計劃。
哈桑表示,相關法規一經頒布,將立即生效,可能影響鞋類、服裝、紡織品、化妝品和陶瓷的進口。

哈桑表示,計劃中的進口關稅平均超過100%。他說:“如果我們被進口商品淹沒,我們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可能麵臨倒閉。”
就在不久前的6月25日,印尼政府表示將針對紡織品及紡織產品推出兩項保護措施,即保障措施進口稅(BMTP)和反傾銷進口稅(BMAD),以保護當地產業免受進口紡織品激增的影響。印尼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印尼主要從中國、越南和孟加拉進口服裝和服飾配件。5月份,印尼進口額最高的國家是中國。印尼5月的進口額達到194億美元(約1408億人民幣),其中中國最高占36.34%,即60.5億美元(約439億人民幣),其次是日本占6.22%,隨後是美國占5.88%。印尼中央統計中心(BPS)記錄,原材料/輔料是5月進口的最大貢獻者,達到141億美元(約1023億人民幣),占同期進口總額的72.6%。而2024年1月至5月期間,原材料/輔料的進口總額達到667億美元(約4842億人民幣),占同期累計進口總額的73.1%。印尼5月的進口品類中,最多的是進口額28億美元(約203億人民幣)的機械設備,其次是22億美元(約160億人民幣)的電氣設備和9.49億美元(約68億人民幣)的鋼鐵進口,以及購買8.88億美元(約64億人民幣)的塑料和塑料製品。早在去年年底,印尼政府曾頒布了一項加強對3000多種進口商品監管的法規,涵蓋了從食品配料到電子產品再到化學品等多個領域。然而,印尼國內工業界認為該法規過於嚴格,阻礙了所需進口材料的流通,且導致成千上萬個集裝箱滯留在其港口,一些企業因這些限製而抱怨運營受到了擾亂。隨後印尼政府不得不宣布,包括化妝品、箱包和閥門在內的一係列商品將不再需要進口許可證即可進入印尼市場。其還補充稱,盡管電子產品仍需進口許可證,但將不再需要技術許可證。大宗商品如鋼鐵和紡織品也將繼續需要進口許可證,但政府承諾將迅速處理這些許可證的發放。
由於(yu) 關(guan) 稅影響麵積大、稅率提升幅度高,做印尼市場的外貿人請務必關(guan) 注相關(guan) 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