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印度又遭挫折!富士康、迪士尼等大量外企紛紛撤離

來源: 外市場 時間:2023-07-24 分享:



蘋果主要供應商、中國台灣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前腳剛叫停了約1400億(yi) 人民幣的印度芯片項目,華特迪士尼公司又被爆考慮“抽身”印度業(ye) 務。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獨家報道稱,迪士尼正為(wei) 旗下的Star India業(ye) 務探索戰略選擇,包括尋找合資夥(huo) 伴或出售業(ye) 務。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迪士尼公司已與(yu) 至少一家銀行進行了商談,以尋求幫助在印業(ye) 務的增長,以及分擔部分成本的方式。


迪士尼為何考慮“抽身”


《華爾街日報》認為(wei) ,這一跡象表明,迪士尼從(cong) 21世紀福克斯公司( 21st Century Fox ) 收購的主要業(ye) 務之一正麵臨(lin) 壓力。


2019年,迪士尼斥資713億(yi) 美元從(cong) 福克斯公司手中收購了這一娛樂(le) 資產(chan) 。當時,Star India被認為(wei) 是福克斯皇冠上的明珠之一,也是迪士尼在全球拓展其新興(xing) 流媒體(ti) 業(ye) 務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筆交易使迪士尼獲得了越來越受歡迎的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ndian Premier League)的轉播權和流媒體(ti) 播放權,數十個(ge) 多語種電視頻道以及一家寶萊塢電影公司的股份。


早先,Star的Hotstar移動流媒體(ti) 服務提供大量免費內(nei) 容,月活用戶達1.5億(yi) ,且由於(yu) 板球超級聯賽的轉播,用戶量急速增長。


然而好景不長,2022年,迪士尼在該板球比賽流媒體(ti) 轉播權的競標戰中敗北。沒有了板球比賽的吸引力,Hotstar的用戶粘性開始下降。


一些知情人士指出,預計Hotstar第三財季將流失800萬(wan) 至1000萬(wan) 用戶。截至2023年9月的財年,Star的整體(ti) 收入預計將下降20%左右,至約20億(yi) 美元。


知情人士稱,該財年的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 )預計將比上年的約2億(yi) 美元下降約50%。而Star預計將在迪士尼的2024財年出現虧(kui) 損。


且迪士尼在印度用戶身上獲得的收入遠低於(yu) 美國,這個(ge) 數字甚至仍在下降。迪士尼的收益報告顯示,Hotstar在4月季度的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為(wei) 59美分,低於(yu) 2022年夏季1.20美元的峰值。


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迪士尼在印度很難找到買(mai) 家,因為(wei) 迪士尼當年收購福克斯業(ye) 務時,印度業(ye) 務的價(jia) 值約為(wei) 150億(yi) 至160億(yi) 美元。


此外,受疫情影響,迪士尼不得不采取一些列削減成本的措施以應對巨大的經濟打擊。


富士康的“撤離”


與(yu) 此同時,富士康日前發布聲明稱,已退出與(yu) 印度韋丹塔集團(vedanta)價(jia) 值195億(yi) 美元(約合1410億(yi) 元人民幣)的半導體(ti) 合資公司。


2022年2月,富士康曾在官網宣布和韋丹塔簽署了印度半導體(ti) 製造業(ye) 諒解備忘錄,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印度生產(chan) 半導體(ti) 。同年9月,雙方簽署協議,計劃建立半導體(ti) 及顯示器製造工廠。


但僅(jin) 僅(jin) 過去一年多,雙方就宣布“分手”。

不過,隨著項目的推進,富士康與(yu) 維丹塔的合作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



盡管富士康並未公開“退出”原因,不過據外媒報道,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都認識到,這個(ge) 項目進展得不夠快。”


富士康還補充道:“我們(men) 無法順利克服具有挑戰性的差距,以及與(yu) 項目無關(guan) 的外部問題。”


另外兩(liang) 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印度當局和富士康都對維丹塔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這也是決(jue) 定終止合資企業(ye) 的原因之一。


路透社提到,維丹塔印度分公司在最近的年度報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其淨債(zhai) 務為(wei) 4526億(yi) 盧比,由於(yu) 股息支付和資本支出外流,一年多來淨債(zhai) 務增加了一倍多。


多家公司關閉在印業務


印度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從(cong) 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注冊(ce) 的外國公司關(guan) 閉了在印度的業(ye) 務,約占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


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le) 福、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



外資企業(ye) 在印度遭受的各種調查、處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yu) “魔幻”的印度法律製度所致。


印度的法律可以用十五個(ge) 字來概括:“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印度也被稱作“外企墳場”,IBM、三星、小米等公司,都在印度被開過“罰單”,而被罰理由幾乎都與(yu) 稅款有關(guan) 。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