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理性看待人民幣匯率波動
根據中國貨幣網數據,6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價(jia) 為(wei) 7.1168。在經曆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強後,匯率開始呈現平穩略有下跌趨勢。總體(ti) 看,人民幣匯率指數基本保持穩定,表明人民幣匯率仍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至於(yu) 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是市場機製發揮作用的結果,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美元指數走強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美國非農(nong) 就業(ye) 連續29個(ge) 月正增長,4月份以來增幅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與(yu) 此同時,美國通貨膨脹率雖然下行但保持較強韌性,核心通脹率仍遠高於(yu) 2%的政策目標。美聯儲(chu) 官員鷹派發言等,讓市場對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增加、保持利率穩定或降息的預期降低。特別是進入5月份以來,美國政府債(zhai) 務上限問題成為(wei) 國際金融市場關(guan) 注的熱點,避險情緒上升,對美元需求增加。
由此,今年美元指數總體(ti) 呈現一季度下降、4月份以來上升的趨勢。一般而言,國際主要貨幣在美元指數下降時期有所升值,而在美元指數上升時期有所貶值,這是美元指數構成導致的必然結果。從(cong) 4月初以來的情況看,歐元、英鎊、日元、加元對美元匯率都出現貶值,尤其是日元貶值幅度更大。
從(cong) 我國的情況看,經濟恢複不及預期等因素帶來人民幣匯率貶值。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相對穩定,1月底至2月初升值明顯。受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4月份至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指數環比下降,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低於(yu) 臨(lin) 界點、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下降等,表明國內(nei) 經濟內(nei) 生動力還不強,不利於(yu) 人民幣匯率走強。
外匯供求關(guan) 係對人民幣匯率也有較大影響。從(cong)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的情況看,在出口快速增長驅動下銀行結售匯保持順差,其背後是對人民幣需求增加,成為(wei) 支撐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強的一個(ge) 重要因素。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進入2023年以來,前兩(liang) 個(ge) 月銀行累計結售匯保持順差,但1月至4月逆差98億(yi) 美元。這意味著對美元需求增加,也推動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強。
麵對人民幣匯率變化,要保持理性認識。從(cong) 長期看,我國經濟增長態勢向好,經濟基本麵對人民幣匯率有強有力的支撐。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來,人民幣名義(yi) 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總體(ti) 呈現大幅升值態勢。我國經濟增長具有較大韌性和潛力,是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最關(guan) 鍵因素。從(cong) 匯率形成機製看,我國深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就曆史數據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波動是常態,這充分說明我國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jue) 定作用,讓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穩定器作用更好發揮。在此過程中,所謂的關(guan) 口數據並沒有實際意義(yi) ,企業(ye) 和個(ge) 人對賭人民幣匯率貶值或者升值都不是理性行為(wei) ,需要牢固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金融機構要發揮自身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基於(yu) 實需原則和風險中性原則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匯率避險服務。
回歸當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和空間。隨著美聯儲(chu) 暫停加息,美國政府債(zhai) 務上限風險化解,避險情緒下降,其經濟下行壓力逐步顯現,預計美元指數回調將延續。相反,我國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陸續落地,成效逐步顯現,經濟增長內(nei) 生動力增強,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作者:婁飛鵬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