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集裝箱短缺、運費飆升,車企滾裝船作用顯現!康樹春:8月份運費或將下降

來源:觀察者網 時間:2024-05-29 分享: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CNBC)》報道,受到航運旺季、紅海複雜局勢、亞(ya) 洲的惡劣天氣等綜合因素影響,部分遠洋主要航線的貿易流量受到打擊。海運公司正在跳過港口或減少在港口的停留時間,不接空集裝箱,以確保船舶正常交付。

        全球最大海運和空運運費基準和市場分析平台Xeneta的資深航運分析師Emily Stausbøll表示:“長期合同的費率與(yu) 短期費率之間的價(jia) 差越大,貨物被延遲運輸的風險就越大,我們(men) 知道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

        DHL全球貨運公司美洲海運業(ye) 務負責人戈茨·阿爾布蘭(lan) 德(Goetz Alebrand)告訴CNBC,許多貿易航線的船舶空間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他說,上周中國重慶港口出現了40英尺集裝箱短缺的情況。

        全球貨運訂艙及支付平台Freightos的研究主管朱達·萊文(Judah Levine)表示:“最近中國出口需求增加,加上運回的空箱數量下降,托運人開始發現一些出口樞紐很難獲得空箱。船舶運力已經捉襟見肘,最近需求的增加足以推高運費,而集裝箱的短缺隻會(hui) 進一步推高運費。”

        目前,多家船公司發布漲價(jia) 函,對主要航線的費率進行上調,如今,亞(ya) 洲至拉美個(ge) 別地區航線的運價(jia) ,已從(cong) 此前的每40英尺箱2000多美元,暴漲至9000至1萬(wan) 美元,歐洲、北美等航線運費幾乎翻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貨代分會會長、中國國際海運網集團公司董事長、WIFFA國際貨代合作平台理事長康樹春接受觀察者網采訪表示,海運運費的確是從春節後就開始上漲。到了四五月份,隨著地緣政治和紅海危機加劇,海運運價突然暴漲,目前個別航線大櫃運價達到1萬美元,而且“一箱難求”。

        康樹春表示:“運費暴漲,不完全是市場因素和繞航成本問題,更多是人為(wei) 因素。目前價(jia) 格上漲,30%是地緣政治問題導致運力成本增加,70%是船公司人為(wei) 炒作,提升價(jia) 格。”

在運費上漲的背景下,康樹春也提出自己的擔憂。他認為(wei) ,海運運費的大幅上漲會(hui) 破壞國際貿易及國際海運秩序,導致國際航運“無政府”現象,對國際貿易運輸喪(sang) 失信心;其次,海運成本增加會(hui) 嚴(yan) 重抑製國際貿易,導致出口減弱、進口成本增加,最終導致終端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

        對於(yu) 海運價(jia) 格的波動周期,康樹春認為(wei) 今年8月運費就會(hui) 下降,而2025年國際海運市場會(hui) 比較“慘淡”。

        觀察者網也向康樹春詢問,海運運費的上漲是否會(hui) 影響中國汽車的出海。康樹春表示:“近期美國製定301關(guan) 稅稅率,大量汽車急於(yu) 趕在8月301新政生效前運抵美國,也是造成運力緊張的一個(ge) 原因。8月以後,新能源汽車出口將大幅減少。”

        “比亞(ya) 迪等大型汽車生產(chan) 商自己滾裝船開始下水,不再依賴船東(dong) 公司集裝箱船。所以海運貨量不足將在8月後開始顯現。”他表示。

        隨著中國汽車出海潮的來臨(lin) ,諸如上汽集團、比亞(ya) 迪等汽車企業(ye) ,紛紛斥巨資拓充或開始打造屬於(yu) 自己的出海運輸滾裝船。

        中國企業(ye) 目前已訂購了47艘汽車運輸船,占全球訂單總量的四分之一,買(mai) 家包括上汽、奇瑞、比亞(ya) 迪這樣的車企以及中遠集團和招商局等托運商。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擁有33艘汽車運輸船,船隊規模為世界第八。居於榜首的日本擁有283艘運輸船,其次分別為挪威(102艘)、韓國(72艘)和英屬馬恩島(61 艘)。
        全球海上貨運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Veson Nautical分析師安德烈·盧卡(Andrea de Luca)表示,在這批船舶訂單完成後,中國控製的汽車運輸船隊規模全球占比將從目前的2.4%躍升至8.7%。而路透社此前援引Veson Nautical數據時也表示,在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持續繁榮之際,中國汽車製造商和托運商訂購的汽車滾裝運輸船數量也創下曆史新高,中國有望在2028年之前坐擁全球第四大汽車運輸船隊。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