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史詩級“大堵船”,都是紅海惹的禍!

來源:華爾街見聞 時間:2024-06-04 分享:
紅海危機扼住世界貿易“咽喉”,正在全球範圍引發“蝴蝶效應”,新加坡港口罕見大擁堵正是其中之一。
上周,航運谘詢公司linerlytic數據顯示,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口新加坡港口積壓的集裝箱數量達到驚人的45萬標準箱,遠超新冠疫情暴發時期的數輪高點,港口停泊延誤時間已延長至7天。
同時,“一箱難求”局麵再現,5月以來全球集裝箱運輸價格迎來新一輪上漲。5月31日數據顯示,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綜合指數報3044.77點,環比前一周上漲341.34點,漲幅12.63%。13條細分航線僅日本關東線運價小幅下跌,其餘12條全部上漲,美西線運價單周漲近20%。
包括極端天氣、美國需求反彈等多種因素造成了當前局麵,但持續了近半年的紅海危機被認為是這輪史詩級“大堵船”的根源。
年初以來,也門胡塞武裝多次襲擊紅海水域相關目標,英美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武力打擊,衝突逐漸走向長期化。炮火聲中,國際航運巨頭紛紛繞道航行,造成的經濟影響正在全球蔓延。
據海事數據和谘詢公司 Sea-Intelligence 測算,改道使從亞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近40%,到北歐的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了15%。
被打亂的航運時間表導致上海、寧波、新加坡等亞洲主要港口出現擁堵,由於靠近紅海且是海空運輸的重要樞紐,阿聯酋的傑貝阿裏港也麵臨擁堵。
集裝箱船準時率出現下降。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數據,按時到達的集裝箱船比例已經下降到大約52%。
連鎖效應也影響到了空運價格。據全球空運數據提供商WorldACD,5 月份從波斯灣和南亞飛往歐洲的空運運費較去年同期上漲了近 80%,與同期全球平均運費約 3% 的漲幅相比簡直驚人。
全球供應鏈係統何時能恢複平衡,目前還無法預測。德國貨櫃航運巨頭赫伯羅特公司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如果紅海局勢不改善,這種情況可能還將持續幾個月。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ge) 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ge) 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