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三大貨代:遭遇亞洲主要港口擁堵
盡管集運公司因紅海危機帶來的市場緊俏而獲得了豐(feng) 厚的回報,但客戶(其中包括大型物流公司)卻不得不應對日益增多的貨運延誤和航班取消問題。貨代公司物流主管表示:“運力麵臨(lin) 極大壓力。” 鼓勵客戶提前3-4周預訂艙位。
亞(ya) 太地區三家大型物流公司——DHL Global Forwarding、Dachser和Toll,目前都麵臨(lin) 著該地區主要港口形勢持續嚴(yan) 峻的困境。
DHL全球貨運亞(ya) 太區首席執行官Niki Frank指出,受紅海危機等多種因素影響,亞(ya) 洲一些港口出現了顯著的延誤。目前,前往歐洲的船隻返回時間已經延長了20至30天,這導致了集裝箱在始發港的長時間滯留,堆場密度因此增加,進而引發了港口擁堵的問題。
Frank進一步表示,在一些主要的亞(ya) 洲港口,船舶的停泊等待時間已經達到了三至四天,而大多數主要轉運港口的貨物轉載時間更是長達兩(liang) 至三周。他擔憂地指出,短期內(nei) ,這種情況似乎並沒有好轉的跡象。
五月份,亞(ya) 洲的交通擁堵問題變得尤為(wei) 突出。赫伯羅特公司月初報告稱,新加坡港的船舶等待時間為(wei) 兩(liang) 到四天。而到了5月中旬,該公司又報告說,東(dong) 行航線的等待時間已增加至六天,西行航線的等待時間也達到了三天。目前,這家總部位於(yu) 漢堡的承運人表示,該地區的交通狀況仍未得到改善。
此外,該地區的集裝箱短缺和頻繁的惡劣天氣進一步加劇了當前的混亂(luan) 狀況,使得物流公司的運營麵臨(lin) 更大的挑戰。
兩(liang) 周前,新加坡X-Press Feeders的首席運營官Francis Goh已將此情況描述為(wei) “一個(ge) 嚴(yan) 重問題,且短期內(nei) 沒有改善的跡象”。同樣,大型物流參與(yu) 者Dachser也注意到了延誤的嚴(yan) 重性。
Dachser海運和空運的亞(ya) 太區董事總經理Roman Mueller表示:“自2月份農(nong) 曆新年過後,許多印度貿易船隻轉向西行航線,以適應途經好望角的更長運輸時間。這導致了船舶艙位短缺、航班停航增加以及中國集裝箱裝船延誤。此外,惡劣天氣也造成了中國港口停泊延誤,使得進港船舶的延誤至少達到了5-7天。”
“這些延誤還進一步導致服務中斷,有些服務被取消,有些則因周轉時間延長而無法停靠港口。運力麵臨(lin) 極大壓力,例如前往越南、泰國和印度的航線可能會(hui) 出現一周或更長時間的延誤。”他繼續解釋說。
Mueller指出,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了服務質量的惡化。據他透露,轉運港口如釜山、蛇口、巴生港、丹戎帕拉帕斯和新加坡等仍然“擁堵嚴(yan) 重”,貨物積壓已達2-3周。
斯裏蘭(lan) 卡科倫(lun) 坡港因正在進行的碼頭維修和關(guan) 閉而“麵臨(lin) 巨大壓力”。此外,印度南部的恩諾爾和卡圖帕利碼頭也受到了近期電力短缺的影響,導致運營中斷。
在本周早些時候,Linerlytica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有高達45萬(wan) 標箱的船舶正在新加坡港口外排隊等待停泊,預計等待時間最長可達七天。這一狀況已迫使部分航運公司取消了原定於(yu) 新加坡的港口停靠。
總部位於(yu) 新加坡的Toll Group證實了這一狀況。Toll Global Forwarding總裁Matthew Warrington表示,該公司在上海、新加坡和傑貝阿裏等主要港口都遭遇了延誤。交通擁堵正在對整個(ge) 供應鏈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到全球的企業(ye) 、消費者和經濟。
Warrington認為(wei) 解決(jue) 此問題需要整個(ge) 行業(ye) 的共同努力。他表示:“航運業(ye) 的主要參與(yu) 者需要合作並實施戰略措施。投資港口基礎設施和技術、優(you) 化船期、改善供應鏈合作夥(huo) 伴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以及加強風險管理策略,都是緩解集裝箱運輸延誤的重要步驟。”
為(wei) 了減輕影響,該物流公司表示將盡最大努力,並建議客戶盡早預訂:“我們(men) 鼓勵盡早溝通,建議客戶提前3-4周通知海運預定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