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三個月新高,外部貶值壓力大幅減輕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周三漲超500個基點,早盤最高觸及7.2356,創8月14日以來新高。分析師表示,美國10月通脹數據不及預期,預示著美聯儲此輪加息周期或已結束,人民幣麵臨的外部貶值壓力將大幅減輕。
截至16:30官方收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報7.2391,較上一交易日上漲542個基點。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對界麵新聞表示,10月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均不及預期,加上本月稍早公布的10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創今年6月來最小增幅,預示著美國經濟在緊縮貨幣政策效應下正在冷卻,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概率大幅下降,這對人民幣匯率來說是一大利好。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由上月的3.7%降至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環比持平,為2022年7月以來最小漲幅。同時,扣除食品與能源類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的4.1%降至4.0%,低於市場預計的4.1%;環比上漲0.2%,亦為今年7月來最小漲幅。通脹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直線跳水,周二收盤下跌1.5%。周三早盤,美元指數在104.1附近徘徊。
8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整體處於窄幅波動,期間有三次主要拉升,前兩次分別出現在9月11日和11月6日。9月11日,中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稱,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製專題會議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超500個基點。11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377個基點,在此之前,美聯儲於11月2日宣布再次暫停加息,中美利差倒掛情況有所緩解。
分析師普遍認為,隨著國內經濟回暖複蘇,歐美貨幣緊縮進程接近尾聲,人民幣匯率正在逐漸企穩。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美國就業、通脹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前景趨緩,美聯儲貨幣緊縮接近尾聲,從長周期看,美元接下去或步入弱周期。同時,越來越多的指標顯示中國經濟修複動能正在增強,看多人民幣的情緒逐步回歸,人民幣匯率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加。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雖然國內外貨幣政策仍保持分化、中美利差持續倒掛等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繼續形成壓力,但中美高層互動、國內經濟見底、歐美暫停加息,對人民幣形成支撐。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28-7.33區間雙向波動。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經濟整體延續複蘇勢頭,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漲幅比9月擴大2.1個百分點,創今年6月以來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創今年5月以來新高。
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銀行結售匯以及非銀行部門跨境收支逆差環比分別收窄44%和66%,也從側麵印證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有所改善。
外匯局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值,10月,銀行結售匯逆差為76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匯逆差為185億美元,其中,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直接投資淨流出79億美元,較上月大幅收窄183億美元;證券投資淨流出111億美元,較上月收窄35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在新聞稿中特別提到,10月,資本項目交易中,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延續淨流入格局,對外直接投資更加平穩;外資繼9月淨增持境內債券後,上月投資規模進一步增加,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進一步提升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信心,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也逐步增強。
“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加息周期已接近終點,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將有所緩和。在內外部環境持續改善下,我國外匯市場和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王春英稱。
截至16:30官方收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報7.2391,較上一交易日上漲542個基點。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對界麵新聞表示,10月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均不及預期,加上本月稍早公布的10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創今年6月來最小增幅,預示著美國經濟在緊縮貨幣政策效應下正在冷卻,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概率大幅下降,這對人民幣匯率來說是一大利好。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由上月的3.7%降至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環比持平,為2022年7月以來最小漲幅。同時,扣除食品與能源類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的4.1%降至4.0%,低於市場預計的4.1%;環比上漲0.2%,亦為今年7月來最小漲幅。通脹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直線跳水,周二收盤下跌1.5%。周三早盤,美元指數在104.1附近徘徊。
8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整體處於窄幅波動,期間有三次主要拉升,前兩次分別出現在9月11日和11月6日。9月11日,中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稱,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製專題會議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超500個基點。11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377個基點,在此之前,美聯儲於11月2日宣布再次暫停加息,中美利差倒掛情況有所緩解。
分析師普遍認為,隨著國內經濟回暖複蘇,歐美貨幣緊縮進程接近尾聲,人民幣匯率正在逐漸企穩。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美國就業、通脹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前景趨緩,美聯儲貨幣緊縮接近尾聲,從長周期看,美元接下去或步入弱周期。同時,越來越多的指標顯示中國經濟修複動能正在增強,看多人民幣的情緒逐步回歸,人民幣匯率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加。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雖然國內外貨幣政策仍保持分化、中美利差持續倒掛等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繼續形成壓力,但中美高層互動、國內經濟見底、歐美暫停加息,對人民幣形成支撐。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28-7.33區間雙向波動。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經濟整體延續複蘇勢頭,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漲幅比9月擴大2.1個百分點,創今年6月以來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創今年5月以來新高。
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銀行結售匯以及非銀行部門跨境收支逆差環比分別收窄44%和66%,也從側麵印證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有所改善。
外匯局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值,10月,銀行結售匯逆差為76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匯逆差為185億美元,其中,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直接投資淨流出79億美元,較上月大幅收窄183億美元;證券投資淨流出111億美元,較上月收窄35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在新聞稿中特別提到,10月,資本項目交易中,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延續淨流入格局,對外直接投資更加平穩;外資繼9月淨增持境內債券後,上月投資規模進一步增加,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進一步提升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信心,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屬性也逐步增強。
“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加息周期已接近終點,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將有所緩和。在內外部環境持續改善下,我國外匯市場和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王春英稱。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