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外貿大省亮點多 早部署爭上新台階
近期以來,各地紛紛公布2023年外貿進出口“成績單”。發現,廣東(dong) 、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在繼續保持份額優(you) 勢的同時,結構上也呈現諸多亮點。例如,廣東(dong) 的跨境電商增速居前,江蘇“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產(chan) 品)保持領先,浙江民營企業(ye) 出口占比有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已經開始部署,爭(zheng) 取在2024年更好發揮外貿大省優(you) 勢,為(wei) 全國外貿保穩提質做出更大貢獻。
2023年,廣東(dong) 外貿進出口8.3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穩居全國外貿第一大省;江蘇進出口5.25萬(wan) 億(yi) 元,規模繼續居全國第二;浙江進出口4.90萬(wan) 億(yi) 元,外貿增長貢獻居全國首位;上海進出口4.21萬(wan) 億(yi) 元,創曆史新高;北京地區進出口3.65萬(wan) 億(yi) 元,連續3年突破3萬(wan) 億(yi) 元……一張張“成績單”上的數據成為(wei) 全國外貿穩中提質的有力支撐。
而這些外貿大省在政策端早發力,爭(zheng) 取培育更多出口優(you) 勢。其中,壯大“新三樣”、培育自主品牌、發展跨境電商等成為(wei) 布局重點。
以“新三樣”出口第一大省江蘇為(wei) 例,據南京海關(guan) 統計,2023年,江蘇出口“新三樣”1949億(yi) 元,出口規模全國第一。江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貫徹中央“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要求,在出口方麵,用好出口信保、“蘇貿貸”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新三樣”、液化天然氣動力船等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產(chan) 品出口。當地相關(guan) 部門已經在部署落地舉(ju) 措,南京海關(guan) 表示,將聚焦“新三樣”產(chan) 業(ye) 發展,調研企業(ye) 進出口貿易、物流計劃等,持續暢通“新三樣”出海通道。
再看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據杭州海關(guan) 統計,2023年浙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ye) 達10.2萬(wan) 家,突破十萬(wan) 大關(guan) ,實現進出口3.93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外貿比重首次超8成。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ye) 加大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力度,浙江自主品牌產(chan) 品出口占比連續5年提升。
從(cong) 浙江省商務廳、杭州海關(guan) 等部門獲悉,2024年,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浙江將努力為(wei) 全省和全國大局多做貢獻。在具體(ti) 舉(ju) 措上,將加快品牌升級,開展“浙江出口名牌”評審及複評,爭(zheng) 取達到1000個(ge) 以上,開展新一輪“千團萬(wan) 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其中,義(yi) 烏(wu) 計劃全年組織走出去參展團組25個(ge) 以上,企業(ye) 2000家次以上,同時深入推進義(yi) 烏(wu) 市場品牌出海行動,努力構建“全球營銷+全球集拚”兩(liang) 張網絡。
而在外貿第一大省廣東(dong) ,2023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突破8000億(yi) 元、占全國超1/3。2024年廣東(dong) 提出新目標,發展“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帶”模式,加強海外倉(cang) 布局,力爭(zheng) 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萬(wan) 億(yi) 元。
北京則將積極布局電機、電池、電控、車規級芯片等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提升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水平,鼓勵支持汽車出口等列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據北京海關(guan) 統計,2023年北京地區汽車產(chan) 業(ye) 、儀(yi) 器、設備類產(chan) 品出口大幅增長。
這些發力點也是外貿發展的重要動力。從(cong) 全國看,2023年,我國“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增長29.9%;民營企業(ye) 合計進出口增長6.3%,主力作用增強;跨境電商已成為(wei) 全球貿易的新勢力,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wan) 億(yi) 元,增長15.6%……業(ye) 界認為(wei) ,外貿大省緊扣發展新趨勢,從(cong) 發展“新三樣”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到支持民營企業(ye) 出口,再到持續壯大跨境電商等新業(ye) 態全方位發力,有助於(yu) 培育我國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接受采訪時分析,由於(yu) 各地區域稟賦、產(chan) 業(ye) 結構、發展路徑以及營商環境不同,外貿的優(you) 勢、潛力、高質量發展需求以及堵點痛點也不相同。因此,各省份因地製宜早謀劃早部署,尤其是外貿大省發揮帶動作用,對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效果較為(wei) 顯著。
張曉濤指出,縱向來看,各地結合已有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關(guan) 便利化措施等深化部門協作;橫向來看,地區加強聯動,促進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這些部署將織就橫縱交織的政策網絡,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發展生態,有助於(yu) 強化外貿韌性,激發外貿潛力。”(記者 王文博 張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