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運價持續攀升,新一輪“漲價潮”再度來襲?
4月19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jia) 指數(SCFI)顯示,運價(jia) 指數實現了三連漲,上漲12.5點至1769.54點,周漲幅0.7%。其中,遠東(dong) 至南美航線的運價(jia) 表現尤為(wei) 搶眼,漲幅高達14%,短短兩(liang) 周內(nei) 便上漲超過一千美元,成為(wei) 推動整體(ti) 運價(jia) 上漲的重要力量。
在接下來的5月,長榮、達飛等八家航運公司均計劃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進一步推高航運成本
此前,包括中遠海運、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赫伯羅特、萬(wan) 海、HMM等在內(nei) 的多家船公司紛紛調高運價(jia) ,部分航線漲幅甚至接近70%。
運價(jia) 持續上漲的背後
此輪運價(jia) 上漲中,南美和波紅兩(liang) 大航線成為(wei) 主要推手。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CCFI)顯示,波紅航線貢獻最大漲幅,運價(jia) 指數相比上周大漲11.8%。緊隨其後的是南美航線,增幅達到9.5%。而在遠東(dong) 到歐洲、地中海、美西及美東(dong) 的四大航線中,歐線運價(jia) 保持穩定,地中海航線略有上漲,而遠東(dong) 至北美航線則出現小幅下跌。
波紅航線運價(jia) 的飆升與(yu) 中東(dong) 地緣局勢不穩有關(guan) ,而南美航線連續三周實現兩(liang) 位數增幅,則受到新興(xing) 市場訂單走強的需求推動。
中國國際海運網CEO、WIFFA理事長、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際貨代分會(hui) 會(hui) 長康樹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南美航線價(jia) 格強勢上漲,部分原因在於(yu) 疫情後庫存減少,拉美市場急需補貨。
這一趨勢在之前的進出口數據中已有所體(ti) 現,據商務部數據中心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對巴西和墨西哥的進出口同比增幅顯著,分別達到了33.3%和18.9%。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指出,巴西、墨西哥等新興(xing) 市場由於(yu) 人口眾(zhong) 多,並借助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正逐漸成為(wei) 中國商品進入南美、北美市場的重要跳板。
實際上,漲價(jia) 趨勢不僅(jin) 限於(yu) 南美和波紅航線。近期,多家船公司如MSC、馬士基、達飛、中遠海、赫伯羅特、HMM等紛紛發布漲價(jia) 通知,涉及歐洲、地中海、北美等多條主要航線。預計從(cong) 5月起,這些航線費率將持續調整。若船公司成功實施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的漲價(jia) 計劃,根據當前運價(jia) 推算,美西航線運價(jia) 漲幅至少將達到三成,而美東(dong) 航線漲幅也將超過23%。
補庫存需求上升為(wei) 船公司提供了漲價(jia) 的底氣。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凱分析指出,全球動蕩局勢促使采購方將庫存維持在較高水平,以應對潛在風險,這一變化使得去庫存趨勢轉變為(wei) 貿易需求的短期增長。同時,地緣局勢推高了運輸成本,船公司為(wei) 緩解成本壓力而尋求漲價(jia) 。此外,徐凱還提到,紅海地中海航道通行效率下降以及繞行好望角帶來的運力周轉放緩,也是導致運價(jia) 上漲的重要因素。集裝箱船舶繞航引發的運力缺口可能進一步支撐運價(jia) 在一定時間內(nei) 上漲。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際貨代分會(hui) 會(hui) 長康樹春指出,目前蘇伊士運河-紅海航線的通行率僅(jin) 為(wei) 50%,因此繼續選擇該航線的船隻需增加安保投入,而繞道好望角則會(hui) 導致海運費用上升。鑒於(yu) 此,船公司普遍要求加收GRI(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這一費用並非基礎運價(jia) 的調整,因此在運價(jia) 指數上的表現通常並不顯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王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出口貿易的平衡狀況對海運成本具有重要影響。當貨物出口持續增長而進口量相對較少時,船隻回程常麵臨(lin) 大量空倉(cang) 情況,這無形中增加了運費成本。
真實的水溫
海運價(jia) 格作為(wei) 全球外貿的晴雨表之一,那麽(me) ,近期航運板塊、海運價(jia) 格的強勢表現是否意味著全球貿易正在回暖?
世貿組織在其4月10日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中預測,2024年全球貿易總額將增長2.6%,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3.3%。盡管2023年全球外貿需求收縮導致貿易額下降了1.2%,但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指出,2024年全球貿易的反彈主要得益於(yu) 通貨膨脹的改善和貨幣政策預期的正常化。
徐凱認為(wei) ,船公司漲價(jia) 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全球外貿一定程度的回暖。在中國出口貿易結構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增速顯著,這顯示了中國外貿發展的穩健性,並沒有過度依賴某一特定市場。這些積極因素共同推動了貨運需求的增長,進一步體(ti) 現了全球貿易活動的恢複與(yu) 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海運價(jia) 格走高以外,航空和鐵路運輸也經曆了顯著的價(jia) 格上漲。
首先,在鐵路運輸方麵,國鐵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541列,發送貨物49.3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和10%。
在航空貨運方麵,根據Xeneta的數據,今年3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需求連續第三個(ge) 月同比增長1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亞(ya) 太地區至所有地區的運價(jia) 均大幅上漲,其中亞(ya) 太至歐洲、亞(ya) 太至北美的平均運價(jia) 已達到或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地緣局勢對海上運輸的衝(chong) 擊導致部分貨主轉向鐵路或航空貨運作為(wei) 替代方案。與(yu) 此同時,鐵路和航空運輸行情的走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
根據Cargo Facts Consulting的數據,跨境電商平台如Temu、Shein、阿裏巴巴和TikTok每天的發貨量相當可觀。其中,Temu每天發貨約4000噸,Shein每天發貨5000噸,阿裏巴巴每天發貨1000噸,TikTok每天發貨800噸。這些龐大的發貨量相當於(yu) 每天約有108架波音777貨機飛往美國,凸顯了跨境電商對航空貨運需求的巨大推動作用。
王健看來,跨境電商通常都是小包貨物,利潤率相對較高,對時效性要求也更強,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也在帶動鐵路、空運的需求走強。
但需要進一步分析的是,未來全球貿易的複蘇狀況,足以支撐航運等國際運價(jia) 持續上揚嗎?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際貨代分會(hui) 會(hui) 長康樹春向記者表示,此次國際航運價(jia) 格暴漲,主要是由於(yu) 市場臨(lin) 時波動較多,為(wei) 船東(dong) 提供了調整航線和運價(jia) 的機會(hui) ,從(cong) 而製造緊張氛圍。從(cong) 市場訂單反饋來看,未來支撐運價(jia) 繼續上升的全球經貿基本麵尚不充分。
“全球海運市場被少數幾個(ge) 巨頭所壟斷,九大船公司控製了約90%的運輸貨量。在風險上升或外貿景氣度一般時,船公司通常會(hui) 聯手漲價(jia) 以推高運價(jia) 。”康樹春指出,曆史上船公司多次製造漲價(jia) 後,高運價(jia) 往往會(hui) 抑製訂單需求,部分船公司因無法承受運力閑置帶來的經營壓力,不得不暗自降低運價(jia) ,最終整個(ge) 海運價(jia) 格會(hui) 回歸到正常水平。“個(ge) 人預計,7月之前,運價(jia) 將回落,同時船東(dong) 的財務數據可能不會(hui) 呈現利好態勢。”
海運價(jia) 格是否會(hui) 持續暴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yu) 全球貿易的回暖情況。然而,世貿組織在報告中提醒,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國際貿易壁壘等因素仍可能對貿易回暖前景帶來風險。
對於(yu) 國內(nei) 企業(ye) 來說,麵對國際運輸價(jia) 格的頻繁波動,最佳的應對策略是向高附加值方向進行轉型。王健強調,要減少運費變動等偶然因素對利潤的衝(chong) 擊,關(guan) 鍵在於(yu) 增強利潤空間的彈性。“薄利多銷並不利於(yu) 提升企業(ye) 應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