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商務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意見——“商務+金融”,跨境生意又迎利好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24-08-15 分享:

跨境貿易和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nei) 容。近日,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聯合印發(簡稱《意見》),積極形成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更大合力。

“商務+金融”如何協同施策?對外貿、外資、對外投資有哪些積極影響?

回應關(guan) 切——

直麵“老問題”“新梗阻”

7月18日,400枝來自肯尼亞(ya) 的新鮮玫瑰乘機抵達長沙黃花機場,在長沙黃花機場海關(guan) 的監管和幫助下,申報、口岸查驗、證書(shu) 辦理、物流信息流轉等全流程在不到2個(ge) 小時之內(nei) 全部完成。隨後這批鮮花順利出口至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這是全國首例非洲鮮花轉口貿易。

“我們(men) 希望借助長沙對非洲的航線優(you) 勢,提升鮮花轉口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的比重。”申請這筆轉口貿易的湖南璽悅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梓楠對本報記者說,與(yu) 單向的進出口相比,轉口貿易涉及的國別更多,匯兌(dui) 過程更為(wei) 複雜、匯率波動風險也更大。外貿企業(ye) 希望能夠獲得穩定的涉外結算服務。“在轉口貿易中,如果能更多使用人民幣支付和結算就更好了!”

這些期盼正是《意見》所關(guan) 注並回應的。

《意見》提出了5方麵11條政策措施,鼓勵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在保障數據安全前提下,加強數據互聯互通共享,為(wei) 銀行保險機構提供有力信息支撐。

其中,在推動外貿質升量穩方麵,將推動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幫助外貿企業(ye) 深耕傳(chuan) 統市場,發掘培養(yang) 新的出口增長點。同時,鼓勵銀行機構豐(feng) 富完善信貸產(chan) 品服務,推動商業(ye) 性保險機構聚焦進出口重點環節,完善保險和理賠服務。

在優(you) 化支付結算環境方麵,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動政銀企多方聯動,幫助中小微企業(ye) 降低外匯套期保值成本。

在深化對外投資合作方麵,完善商務主管部門與(yu)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多層次對接合作,推動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引導重點產(chan) 業(ye) 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支持銀行保險機構結合自身定位和發展需要優(you) 化完善境外網絡布局。

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介紹,《意見》著力解決(jue) 經營主體(ti) 反映的融資難、融資貴“老問題”和融資堵點、結算卡點、風控痛點“新梗阻”,加強商務與(yu) 金融係統常態化溝通交流,做深做實“總對總”“分對分”合作,推動跨境貿易、投資與(yu) 金融深度融合互促發展。同時,統籌“促發展”與(yu) “防風險”,協同做好開放條件下風險防控工作。

近兩(liang) 年,在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經營主體(ti) 對“商務+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

“今年以來,各國展會(hui) 市場基本恢複到2019年的規模和勢頭,中國企業(ye) 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熱情有明顯回升。”廣東(dong) 潮域展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炳文告訴本報記者,企業(ye) 赴境外參加會(hui) 展活動對於(yu) 金融服務的需求主要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一是訂單確認後到產(chan) 品交付前的信用保險,二是訂單確認後擴大再生產(chan) 的投融資需求,三是回款結算。在王炳文看來,《意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回應了企業(ye) 對於(yu) 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最新訴求,有利於(yu) 增強企業(ye) 赴境外拓展市場的信心,也有利於(yu) 企業(ye) 在實際業(ye) 務中獲得資金、保險和結匯方麵的支持和便利。

提升服務——

金融機構拿出更多實招

“加強商務和金融協同”,金融機構如何發力?

不久前,國家開發銀行在京召開3500億(yi) 元人民幣融資窗口業(ye) 務推進會(hui) ,麵向重點客戶開展政策宣介和業(ye) 務推動,深化政銀企合作,共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會(hui) 上,國開行與(yu) 老中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等7家中外合作夥(huo) 伴就境外經濟合作園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歐班列、“絲(si) 路海運”港航貿一體(ti) 化等領域項目簽署合作協議。記者了解到,國開行將根據客戶需求和項目特點,提供項目貸款、公司融資、基金投資、債(zhai) 券發行等一係列投融資產(chan) 品,著力滿足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資金需求。

在實踐中,很多金融機構也正在積極作為(wei) ,更好服務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國內(nei) 外貿易和投資規模超過8萬(wan) 億(yi) 美元,帶動近300家銀行為(wei) 出口企業(ye) 提供保單融資增信支持超過4.8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同比增長9.7%。不僅(jin) 如此,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與(yu) 浦發銀行近日還簽署了《全麵合作協議》,計劃圍繞支持外貿促穩提質、加大項目類業(ye) 務合作、創新貿易融資合作、加強普惠金融支持等領域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風險保障和融資帶動作用。

古漢汽車零部件(常熟)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汽車座椅頭枕、保險杠、工具盒、地毯模具等產(chan) 品遠銷馬來西亞(ya) 、西班牙、泰國、俄羅斯等多個(ge) 國家。隨著銷售的增長,公司對於(yu) 資金的需求不斷加大。“目前在汽車供應鏈內(nei) 承兌(dui) 匯票等非現金的票據增多,回款周期加長、回款不及時等造成的資金周轉壓力,公司擴大生產(chan) 和提升研發能力均需要融資支持。”公司負責人郭恒兵說,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提供的小微企業(ye) 轉貸款成本較低,有效緩解了回款資金壓力,為(wei) 公司提升出口能力奠定了基礎。《意見》的出台,讓企業(ye) 對於(yu) 開放發展有了更多期待。

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相關(guan) 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該行正針對江蘇省的科創型、成長型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研發、出口等全周期融資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意見》發布後,該行將進一步聚焦江蘇外貿產(chan) 業(ye) 的特點和最新需求,全力為(wei) 優(you) 質企業(ye) “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

“當前,雖然逆全球化風險始終存在,但是中國企業(ye) 出海已成為(wei) 新的發展趨勢。《意見》在企業(ye) 融資、外匯管理、跨境貿易結算、法律保障和風險防範等方麵及時有效地回應了中國企業(ye) 的迫切需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宏觀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俞劍說,隨著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跨境貿易和投資服務能力,相關(guan) 經營主體(ti) 可以更加及時、有效地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搶抓開放發展新機遇。

預期向好——

積極融入開放發展大潮

對於(yu) 廣大外貿企業(ye) 、外資企業(ye) 、對外投資企業(ye) 來說,《意見》為(wei) 跨境生意帶來的新一波利好,讓其更願意積極融入開放發展大潮之中。

拓展海外市場更有信心——今年6月,三一集團與(yu) 沙特環球港口公司簽署了80台電動集裝箱卡車合作協議,成為(wei) 中國製造的又一筆出海大單。三一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強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完善海外服務配件體(ti) 係、加快海外產(chan) 品研發,建立可持續的全球經營能力。“國家鼓勵外貿高質量發展的舉(ju) 措越來越多,我們(men) 現階段正積極向國際市場推出更多新產(chan) 品,不斷提高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該負責人說。

深化在華研發布局——路易達孚集團亞(ya) 太區首席財務官劉佑寶對本報記者說,去年企業(ye) 在華落地了全球第二個(ge) 全球研發中心,以推動食品、特種飼料和配料等方麵的創新發展。“《意見》有助於(yu) 降低企業(ye) 的運營成本和風險,進一步優(you) 化了投資環境。其中優(you) 化支付結算環境和跨境人民幣服務,將有助於(yu) 我們(men) 探索新的方式來更好地管理跨境財務風險。中國擁有龐大而有韌性的消費市場,我們(men) 希望看到《意見》更多的落地細則,推動外資企業(ye) 全麵發展。”劉佑寶說。

全力打造地區總部——今年6月,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獲批成為(wei) 上海陸家嘴金融城首批財資中心5家企業(ye) 之一,在發揮地區總部功能、資金運營以及配套保障等方麵獲得了更多支持。“我們(men) 從(cong) 《意見》中感受到中國進一步打造開放平台、優(you) 化外資營商環境、激發創新協作的堅定信念。”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室室長姚佳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企業(ye) 將繼續積極布局前沿領域,堅定致力於(yu) 中國市場業(ye) 務的開拓和經營。

搶抓出海投資機遇——截至今年上半年,極兔速遞已經建立了154個(ge) 海外轉運中心,成功搭建了49套自動化分揀線,同時設立了約1.3萬(wan) 個(ge) 網點。今年,極兔速遞還計劃在菲律賓班詩蘭(lan) 、馬來西亞(ya) 雪蘭(lan) 莪州等地共建設4個(ge) 分撥中心。極兔速遞政府事務總監黃加偉(wei) 說,《意見》的發布為(wei) 出海企業(ye) 帶來了多方麵積極影響,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希望金融機構能夠提供更專(zhuan) 業(ye) 的跨境風險管理服務,幫助我們(men) 更好識別和應對外部環境風險,保障海外業(ye) 務穩定發展。”他說。

“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不容忽視。中國要想更好地推動‘引進來’‘走出去’,實現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在產(chan) 業(ye) 、財稅、能源、科技等領域提供更多協同性政策支持。”俞劍說。(記者 王俊嶺)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