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幾個(ge) 月來,全球芯片需求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尤其是在全球眾(zhong) 多智能手機製造商、數據中心運營商和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商的芯片訂單推動下,DRAM存儲(chu) 以及NAND閃存芯片價(jia) 格均大幅回升,帶動韓國芯片出口額激增。
市場分析機構Tech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反彈7.1%,達到3.17億(yi) 部,結束了過去連續九個(ge) 季度的低迷態勢。從(cong) 分類上來看,隸屬於(yu) DRAM的HBM需求尤其強勁,全球企業(ye) 對於(yu) 英偉(wei) 達AI GPU需求激增,這將帶來與(yu) 英偉(wei) 達AI GPU全麵綁定的HBM存儲(chu) 的強勁需求,而來自韓國的SK海力士在全球HBM存儲(chu) 市場占據最大份額,三星則在更廣泛的DRAM存儲(chu) 市場占據領導者地位。
世界半導體(ti) 貿易統計組織(WSTS)公布的半導體(ti) 行業(ye) 展望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ti) 市場規模為(wei) 5883.64億(yi) 美元,相比上年有望實現大幅增長13.1%。WSTS表示,這一擴張預計將主要由覆蓋PC、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以及智能手機等應用的存儲(chu) 領域所推動,預計幾乎所有關(guan) 鍵類別,包括分立器件、傳(chuan) 感器、模擬芯片、邏輯芯片和MCU等,都將呈現個(ge) 位數增長。
由於(yu) 需求持續複蘇,全球芯片行業(ye) 的頂級參與(yu) 者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也在不斷擴張。
據媒體(ti) 報道,SK海力士計劃在韓國京畿道中部的龍仁市投資興(xing) 建一座龐大的半導體(ti) 生產(chan) 園區,耗資至少120萬(wan) 億(yi) 韓元(約合907億(yi) 美元)。根據SK海力士的規劃,新的生產(chan) 園區將於(yu) 2025年3月正式破土動工,首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7年完工,整個(ge) 園區的建設工程則預計將在2046年全麵竣工。除了SK海力士外,三星也選擇了在附近建造類似的半導體(ti) 生產(chan) 園區,其中還有研發中心。
人工智能成為(wei) 最大推動力
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研究表明,經過最近幾個(ge) 季度的庫存調整,預計到2024年,全球半導體(ti) 供應鏈將達到約6000億(yi) 美元。而隨著企業(ye) 越來越多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I)的應用,將推動整個(ge) 供應鏈的新需求以至半導體(ti) 行業(ye) 的發展。
美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SIA)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ti) 行業(ye) 銷售額自2023年末開始因人工智能芯片強勁需求而明顯回升。SIA統計的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額約為(wei) 146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6%,環比增長8.4%。關(guan) 於(yu) 2024年半導體(ti) 行業(ye) 銷售額預期,S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諾伊弗在數據報告中預計,2024年整體(ti) 銷售額將比2023年實現兩(liang) 位數級別的增幅。
路透社評論稱,主要科技公司和企業(ye) ,對生成式AI技術的最新進展產(chan) 生了濃厚興(xing) 趣,對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也因此增加。
Omdia半導體(ti) 研究高級分析師溫璟如評論稱:“英偉(wei) 達目前在AI加速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雲(yun) 端和數據中心部署方麵。同時,像穀歌、亞(ya) 馬遜和微軟這樣的主要超大規模雲(yun) 服務提供商,正在開發自己的AI應用專(zhuan) 用集成電路(ASIC)。此外,支持離線AI應用程序執行的緊湊型人工智能模型的問世,邊緣人工智能的采用率顯著提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電腦和智能手機中。高通利用其在智能手機領域AI功能方麵的豐(feng) 富經驗,在AI電腦市場取得顯著進步。”
與(yu) 此同時,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印證了人工智能對於(yu) 芯片行業(ye) 的推動作用。近一段時間,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狂熱推動了外國資金流入韓國股市,並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流入紀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ge) 月,海外投資者淨買(mai) 入了122億(yi) 美元的韓國本土股票。其中,這些投資者最青睞的是活躍在全球人工智能供應鏈中的芯片製造商,如三星電子吸引了41億(yi) 美元,SK海力士吸引了13億(yi) 美元。
根據韓國金融投資協會(hui) 的數據,截至3月28日,這些押注推動韓國KOSPI指數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34.42%,為(wei) 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韓國投資機構Daishin Securities Co.分析師Kyoung Min Lee表示,由於(yu) 人工智能帶來了動力,內(nei) 存芯片行業(ye) 好轉的可見度提高,預計外國投資者將繼續在現貨市場買(mai) 入韓國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