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ya) 政府星期五(5月17日)宣布放寬對七類產(chan) 品的進口限製,包括電子產(chan) 品、鞋類、成衣、配飾、化妝品和家用產(chan) 品、皮包及閥類裝置。隨著措施生效,滯留港口多時的貨品終於(yu) 得以通關(guan) 。
印尼政府去年12月頒布條例,對4000種商品實施限製,規定它們(men) 須獲得許可證才能進口。條例今年3月10日生效,受影響的印尼國內(nei) 貿易商品多達七成。
當局此舉(ju) 意在刺激更多國內(nei) 生產(chan) ,不料引起國內(nei) 外商界不滿,因為(wei) 新措施加大了企業(ye) 進口貨物的難度。
自條例實施後,貨物因進口許可證問題而停滯港口。印尼經濟事務統籌部長艾爾朗加星期五說,滯留港口的集裝箱約有2萬(wan) 6000個(ge) 。其中,在雅加達丹戎不碌(Tanjung Priok)港口的集裝箱多達1萬(wan) 7304個(ge) ,東(dong) 爪哇省泗水市丹戎佩拉(Tanjung Perak)港口則有9111個(ge) 。
根據新條例,貨物通關(guan) 程序將簡化,化妝品、皮包和閥類裝置也無須再申請許可。電子產(chan) 品仍須許可證,但不必再申請技術準證。鋼鐵和紡織品則依然要申請許可,當局承諾會(hui) 盡快審批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