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会员登录平台官网
News & Information
中國機電外貿穩量提質動力足
2022年,中國機電產(chan) 品外貿頂住多重壓力,出口規模創年度新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表現亮眼,行業(ye) 外貿量穩質升。华体汇体育登陆新聞發言人高士旺預計,雖然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依然複雜嚴(yan) 峻,但機電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趨勢沒有改變,新興(xing) 行業(ye) 的增長動能將繼續釋放,機電外貿企業(ye) 抓訂單、拓市場的信心將更加堅定,對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等新業(ye) 態的創新也將加快。
新型產(chan) 業(ye) 出口成績亮眼
根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機電產(chan) 品累計出口額20527.7億(yi) 美元,首次突破兩(liang) 萬(wan) 億(yi) 美元大關(guan) ,在2019年高基數上同比增長3.6%,兩(liang) 年平均增速為(wei) 15.4%,占中國貨物出口總額的57.1%。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出口額實現了同比增長。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帶動整車出口保持高景氣,拉動機電產(chan) 品出口額增幅1.3個(ge) 百分點。全年整車出口量值分別同比增長56.8%和74.7%,累計出口332.1萬(wan) 輛合601.6億(yi) 美元,連續27個(ge) 月同比增加。2022年全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67.8%和86.7%。
“去年,通脹高企致耐用型消費品需求減少,疊加高基數因素及行業(ye) 結構性特征,包括計算機、手機、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在內(nei) 的機電領域重點傳(chuan) 統行業(ye) 出口額同比下降。” 高士旺表示,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手機累計出口量8.22億(yi) 部,同比下降13.8%,手機累計出口額1426.7億(yi) 美元,同比下降2.5%;計算機累計出口額2359.6億(yi) 美元,同比下降7.5%;家用電器累計出口額855.0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3.3%。
成功拓市場需要多方發力
2022年以來,烏(wu) 克蘭(lan) 危機、全球通脹、美國加息縮表等導致的供應鏈紊亂(luan) 、匯率大幅波動、需求萎縮等問題,給中國機電外貿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帶來了壓力。高士旺建議,2023年,中國機電外貿企業(ye) 應走出國門開拓市場,同時,國家相關(guan) 部門也要發揮積極作用,多舉(ju) 措支持企業(ye) 積極參加國際展會(hui) ,幫助企業(ye) 訪客戶、抓訂單、拓市場。
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麵,高士旺認為(wei) ,對於(yu) 美歐等成熟的傳(chuan) 統市場,中國機電外貿企業(ye) 要加強客戶溝通,通過商務包機等形式,積極參加業(ye) 內(nei) 知名展會(hui) 搶抓訂單。對於(yu) 新興(xing) 市場,國家相關(guan) 部門要為(wei) 企業(ye) 做好匯率、市場等風險預警,為(wei) 開拓RCEP、“一帶一路”等重點市場,組織中國品牌展,抱團開拓重點國家市場,推進深度合作。
麵對光伏行業(ye) 貿易摩擦日益增加,高士旺建議,盡快建立中國國內(nei) 統一光伏行業(ye) 碳足跡認證體(ti) 係,推動國內(nei) 標準與(yu) 國際標準對接互認,同時,協同處理光伏行業(ye) 遇到的國外供應鏈審查等共性問題,尤其是重點企業(ye) 的具體(ti) 問題。
在汽車出口方麵,“國家相關(guan) 部門應支持車企建立境外汽車金融公司,企業(ye) 以合作或合資方式成立自主可控的境外汽車金融公司,通過當地融資及與(yu) 當地銀行合作的方式提供有競爭(zheng) 性的終端金融服務方案,為(wei) 經銷商與(yu) 客戶提供支持。” 高士旺表示,也可建立汽車出口專(zhuan) 項支持基金,可由汽車出口企業(ye) 牽頭發起、金融機構與(yu) 社會(hui) 各方參與(yu) 融資。
針對美歐等國在半導體(ti) 行業(ye) 的產(chan) 業(ye) 政策和利用出口管製等措施製約中國企業(ye) 發展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的問題,高士旺建議,要發揮好國內(nei) 下遊產(chan) 業(ye) 配套和規模優(you) 勢,積極做好穩外資工作,支持國產(chan) 半導體(ti) 設備、材料在製造環節的應用和國產(chan) 芯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領域的應用。此外,引導半導體(ti) 企業(ye) 提升出口管製合規意識、加強內(nei) 部合規體(ti) 係建設。
另外,要加強信用保險促進出口貿易作用,在繼續降低保費的基礎上,適度提高國外買(mai) 家的授信額度。同時,加強時效性管理,加強海外市場風險披露解讀,並定期組織企業(ye) 分享風險課,給外貿企業(ye) 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全方位提升機電企業(ye) 跨國經營能力建設。高士旺建議,引導機電企業(ye) 充分利用各項自由貿易協定,針對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和市場增長潛力,調整產(chan) 業(ye) 布局;加強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建設,建立貨運專(zhuan) 線,並對出口型加貿企業(ye) 物流成本進行一定補貼,吸引頭部企業(ye) 投資落地,帶動產(chan) 業(ye) 鏈配套企業(ye) 落戶;針對企業(ye) 應訴國際貿易摩擦案件的高額費用,提高補貼力度。
隨著中國企業(ye) 國際化程度提升,品牌經濟越來越得到重視,建立一套高門檻、嚴(yan) 監管、高品質的品牌質量認證標準體(ti) 係已迫在眉睫。“我國雖有CQGC(中國優(you) 質產(chan) 品證書(shu) )等認證體(ti) 係,但在國內(nei) 國際認知度均不高。目前,世界各國製定空調產(chan) 品能效標準的工作參差不齊,各國能效檢測認證周期長短不一,還有部分市場沒有針對房間空調器製定能效標準,產(chan) 品能效以采購商定製或製造商自行設計為(wei) 主。因此,建議由政府、企業(ye) 和行業(ye) 組織多方協同,製定空調出口能效標準,建立出口能效標識製度,提升空調出口能效。”高士旺表示。


 
        

 
                         
		 
		 
		 
                 
    
 
                 
   
   
   
   
   
   
   
                 
   
   
   
  